“你認識這人?”
“見過一面,但不認識。”
這人就是我在潘家園有一面之緣的那年輕人,和我歲數差不多大,背着個黑色雙肩包。
我大聲質問:“你幹什麼?怎麼跟着我們!”
他喘着氣,手扶牆站起來急道:“别誤會!我.....我跟着你們隻是想向你們打聽點事兒。”
魚哥冷聲道:“你小子看起來鬼鬼祟祟的!跟我們打聽什麼?”
他緩了過來了,不在大喘氣了,而是看着我抱拳說道:“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如有八分險,不出陰陽八卦形。”
魚哥正要說話,我皺眉擺手道:“山上砍柴山下燒,山裡老人支口鍋。”
他流利回道:“新鍋舊鍋鍋鍋肉,春夏秋冬不挨餓。”
我心裡一驚。
能對的上這句切口,必定是北派人,而且是很傳統的北派人。
我道:“既然是同門就不要藏着掖着,有話直說。”
他點頭,迅速脫下背包,拉開了拉鍊。
隻聽“喵....”的一聲貓叫。
随即就看到,他包裡鑽出來一隻不大點兒的黑色折耳貓。
這貓很小,一隻眼閉着,一隻眼睜着,好像是隻瞎眼貓。
他将小貓抱出來,随即從包裡摸出一張畫在白紙上的水彩畫。
他抱着小貓說:“二位,咱們行裡人都是天南地北讨生活,我想問問你們,知不知道畫中這個地方在哪裡?”
我接過紙便低頭看。
這畫中畫的漫天繁星,天空有道綠光,就像北極圈的極光一樣,畫中有棟仿古建築的小木屋,感覺天上的月亮都快挨着小木屋了,房子周圍還零零散散的種着幾棵果樹。
我搖頭:“不知道,沒見過這地方。”
聽我這麼說,他眼神中露出了一絲失望,不過轉瞬他就笑了。
“感謝二位,師傅說這個地方隻有咱們行裡人知道,我相信我遲早有一天會打聽到在哪裡,這張畫背後有我手機号,如果二位以後看到了類似的地方,請打電話告訴我,必将感激不盡。”
“告辭。”
他說完轉身便走,那隻小折耳貓從他書包裡鑽出來腦袋,一隻貓眼,好奇的的盯着我看。
就這樣,一人一貓漸行漸遠了。
“這可真是個奇怪的人....”
我看了眼水彩畫背後寫的手機号,搖搖頭,随手揉成了紙團,丢進了商店外的垃圾桶。
石家莊的正定是個好地方,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以前在古代被稱作“北方三雄鎮”。
這裡古代也叫常山,是趙雲的故裡,那句:“來将何人?常山趙子龍!”可謂家喻戶曉。
傍晚,下了高速,我讓魚哥靠邊停車,随後我兩就在車裡換起了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