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第4頁)

馬大超笑的眼淚都出來了,他抹了抹眼沖阿康說:“兄弟,你是真不容易啊!這四年多憋壞了吧?今天晚上。哥給你安排兩個技術好的妹子,保證讓你心曠神怡,過足瘾。”

“對了,老大,你知道大關小關吧?”

“知道,怎麼了?人姐妹兩不是早旅遊完回去了嗎。”我說?

“她兩之前是回去了,不過前段時間小關又跑來找我了,你知不知道她家裡是做什麼生意的?”

“我他媽的怎麼會知道。”

“呵呵,她家裡是做進口機械設備生意的,老有錢了。”

“那和你有什麼關系?難道你準備不混了,改吃軟飯了?”

“不是,老大你聽我說完!”

馬大超小聲道:“你不是老想在湖裡撈點東西嘛?我聽小關說市面上有種專門的水下小機器人,用來探礦探石油用的,人不用下水就能看到水底的一切情況,而且還能抗環境幹擾。”

“我尋思着讓小關幫老大你搞一台來試試,萬一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呢。”

我想了想道:“還有這種東西?多大多重?貴不貴?”

“具體我也不太清楚,咱沒見過,回頭我在給你問問。”

“行,那你好好給問問,要是她有路子的話就給我整台試一試。”

這類高科技東西把頭他一向不太喜歡,但是我很喜歡,像我之前有嘗試搞過電磁定位棒,脈沖尋龍尺,還有土耳其那邊兒軍用的黃金之眼地下空洞儀。

北派過去沒人用這些,那是因為沒得用,傳統技術固然很厲害,但也不能小看現代科技,沒準在過個幾百年就有人發明出來盜墓機器人了,到時候遠遠遙控着機器人盜墓,就算被發現了也沒事兒,抓不到背後操控者。

進來這段時間除了忙夏水水家的事兒,我利用空閑時間也收集了一些資料,這類資料網上找不到,要看一些相對特殊的書。

原理很簡單。

1981年到1989年是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2007年到2011年是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每次普查完以後,各地方市都會出來一本書,叫“某某市文物普查結果彙編”,比較薄,但裡頭信息量很大。

書中全是表格形式的内容記載,最前頭寫的分屬年代,之後标注了詳細位置信息,比如“某市某鎮某村往南多少米處”。

重點看它寫沒寫“定級”二字,如果标記了市級文保或者縣級文保,那這地方就有東西。

如果寫的是“未定級”,在表格最後頭還标注着“新發現”三個字,那這地方是可能有東西。

如果寫的是“未定級”,表格最後頭标注着“複查”二字,那這地方基本沒東西。

如果在聰明點的人,可以找張八十年代的老紙質地圖,将書中提到的位于某市的具體地點,在地圖上畫圈标出來,在将這些圈用線連起來,這時候就能發現古代的官道商道位置在哪裡了。

過去不論城市大小,一定有官道,而官道兩側,大概率就是當時百姓的聚集生活區。

這也算行業秘密,那些專業幹這行的團隊每年用金屬探測器都能挖到幾十個,乃至上百個錢罐子,一個罐子重的能有七八百斤,裡頭全是銅錢,有的罐子底下還出銅鏡和銀錠,一個罐子賣幾十萬輕松的很。

據我研究,尚未被人發現,或者尚未被重視的地方,淳安縣西三十裡,有個地方叫虎石岩,這裡大概率有個“晉太子墓”,不确定是不是西晉時期的某個太子。

還有北宋郡馬餘宗華的墓,在淳安縣東五十裡一個叫青嵩塢口的小山上。

還有北宋驸馬童宏的墓在淳安後桐嶺高田塢村。

還有南宋郡馬何日章,南宋驸馬洪應桂,南宋國丈洪楊氏家族,明朝太子朱文奎,這些人的墓都在淳安一帶,位置我也猜到了七七八八。

因為發現了這麼多驸馬郡馬,那威平山上的無名香屍便可以推斷為某個公主或者郡主了,這也是合理的。

吃完飯我剛準備回去,這時馬大超突然接了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