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翁老說等太平,啥是太平啊?”炎奴的大眼睛充滿好奇。
姜守義臉上露出憧憬的笑容:“就是天下安甯無禍亂,咱們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不會被人欺負。”
“它明年就來了麼?”炎奴見一向愁眉苦臉的阿翁都笑了,心想那一定是極美極美的東西,不禁自己也好想看看。
姜守義聽了孫兒的話,回顧年輕時的亂世兵戈,大晉之前,天下亂世百年,如今都一統十餘年了,該來盛世了。
于是他堅定點頭:“當然,明年肯定就太平了。”
永平四年。
東萊的流民反賊,肆虐到了琅琊境内。
其首領自号‘天義公’,打着‘天義老仙,法力無邊,救濟天下,太平永年’的旗号,攻打城池。
各大豪族紛紛加強募兵,琅琊各城的駐軍則據城而守。反賊攻打一月無果,便改為劫掠各大村寨,最終向西而去。
茶山村本就因開春時百姓的種子太少,荒地過多,而收成不好。又遭受亂兵洗劫,百姓俱無衣食。
姜守義帶着炎奴,和幾十名同村人逃進山裡,挖野根度日。
炎奴依舊吃着草,不知道村裡的人和阿翁為何要吃那難咽的野根,他嘗過一次,覺得不如草好吃!
“他們就是太平嗎?”炎奴指着山下大包小包的軍隊詢問,他聽過這群人喊着什麼太平永年。
“不!不是!他們都是反賊!強盜!”姜守義眼睛赤紅,他們村被洗劫一空,無數熟悉的面孔被裹挾走了。
“不給咱活路的,都是惡人。官府一定會平定他們的,等官府的大軍到了,咱們就太平了。”
永平五年。
大晉虎威将軍苟稀,統帥三萬大軍平賊,兩軍在青徐二州交界處對峙。
反賊中有妖人,擅變化,混入軍中擾亂軍令、散播謠言、燒毀糧倉,緻使晉軍大敗。
苟稀收攏敗軍,流竄青州各郡,行軍至琅琊郡,因士氣低落,而當地豪族不願勞軍,遂放任軍隊大索鄉間。
茶山村一粒糧食也沒留,哭聲震天,不久後舉村投入當地豪族門下,淪為農奴,茶山村全部農田歸于華縣張氏,改名茶山堡。
六歲的炎奴,此時有半人高,身上的傷口隻有隐約的印子,基本好了。
如今赤着腳,大口咀嚼着幹草,也下地幫忙幹活,為豪族開墾。
他純真問道:“阿翁,是不是太平了?”
姜守義面色悲苦,憤恨不已道:“好孩子,這不是太平……”
“雖然是官府的軍隊,但比反賊更可惡,朝廷一定會嚴懲的。”
炎奴很好奇:“朝廷嚴懲後就太平了嗎?”
姜守義哪知道?他掄着鋤頭想了想,說道:“齊王幾年前就起兵清君側了,世道亂都是有奸臣造反,等齊王成功,就太平了。”
永平六年。
齊王擊敗篡位的趙王,清君側成功後大赦天下,拉攏軍将。
緻使滿身非議的苟稀,有功無過,升任平東将軍,又調去兖州繼續平亂……
然而苟稀臨走前,強征民力,掠走各縣勞夫六萬,修路搭橋,運送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