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第9頁)

  首先他們沒資格,又不是姓司馬的,他們奉誰的名義?

  其次國與國,亦有差距。

  北地糜爛,對于大晉的歸屬感本就不強了,洛都一破,更是直接失望透頂,皇室被人當羊宰,連最後的‘神聖感’都消失。

  相比起來,時隔一百多年,猃狁氏都還能打着大漢的旗号立國,說自己祖先當年娶了大漢公主,有大漢皇室血統,這法理都比大晉的旗号要硬。

  常家還不如說:我也複興大漢呢,打個抗擊胡蠻,複我漢統的旗号。

  可這個名義,胡蠻先用了,而他常家和大漢沒有啥關系,常家先祖當初是跟着曹家把漢帝逼退位了才成為士人,又跟着司馬氏把魏帝逼退位了才崛起……這一算總賬,他常家比胡蠻還沒資格複興大漢。

  常家是鐵梆在大晉船上的,在這條船上,他們是忠臣良将,為國犧牲無數。

  敢打其他旗号,常家幾代積攢的英名都要喪失。

  “放心,大晉并不會徹底滅亡,南方還有半壁江山,頂級門閥早就提前布局,想必很快就有司馬氏接續法統。”妙寒平靜道。

  炎奴點頭:“對,聽說還有一半國運呢。”

  從民間視角看,或許覺得大晉亡了,但修行界早就知道,大晉不會亡。

  果不其然,南方很快就傳來消息。

  天下第一世家琅琊王氏,奉司馬睿智為帝,繼承大統,于建康立都。

  所有準備都非常齊全,登基大典輝煌而莊嚴,乃至還有仙宗來人慶賀。

  這速度,就好像是等着北邊‘先帝’去世一樣。

  新的大晉,迅速在南方站穩腳跟,北方一些還在堅守的勢力,由此可繼續遙尊大晉正朔,維持自身,但别想再往外擴。

  因為其餘更多的人,已經不吃這一套了,抛棄了大晉,投入到猃狁氏大漢,乃至于其他胡蠻麾下。

  猃狁氏占據豫州、雍州。愚紋氏占據并州、幽州。魔戎氏占據冀州,羌渠氏占據涼州。

  皆有天命,皆有世家支持,也皆有修仙門派慶賀。

  至此盡管南朝還有大晉,但北地已經淪陷的地方,大晉的名義已經不吃香了。

  南北徹底割裂,大勢走到了新的階段。

此身何處不相宜

第174章

魯山外門

  正月廿九,炎奴過了一個生日,便與衆人離開了高密。

  看路途,是一路向西的。

  所有關注炎奴的修士,将消息傳開。

  各地胡蠻如臨大敵,尤其是猃狁氏,擔心青州的這個逆天怪胎,乃是要殺出來與他們為敵。

  殊不知,這群人要去禍害修行界了。

  隻不過,走的路途很曲折,并不是直接往南邊飛,而是先去魯山。

  炎奴始終惦記着為妙寒報仇,魯山的修士,又是幫助秃發氏,又是殺死樂琴的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