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第3頁)

  張辟疆告訴他:“武王起兵之前,極為惶恐,他們的兵器極為低劣,和殷商的青銅器差了一個時代!在人口數量上,更是處于絕對劣勢,身為‘小邦周’,如何戰勝‘大邑商’?”

  “這種差距,以至于武王在西邊起兵之後,商纣王根本不屑,反而派大軍去東邊征讨九夷。”

  “結果事實是,武王的軍隊一路攻進朝歌,堪稱摧枯拉朽,牧野一戰,敵軍更是全部倒炎奴迷茫:“為啥啊?真就是天命滅亡了殷商?”

  “可那時候,還沒有天子體系啊,而且殷商有神靈相助啊……”

  他想起來,前面有說殷商連續六十年野獸成群,害蟲遍野,這顯然是神靈的災難。

  張辟疆解釋道:“不,其實武王就是靠實力和人心赢的。”

  “纣王雖然武德充沛,能生撕虎豹,托梁換柱,勇武至極。”

  “但尚書記載,纣王有三大罪狀,第一是聽信婦人言。”

  “第二是不敬神,荒廢祭祀。”

  “第三是不親信貴族兄弟,反而重用低賤之人。”

  炎奴撓頭:“我懷疑你在說我……”

  張辟疆一愣,哈哈大笑。

  炎奴不正是總聽信婦人言,不敬神,還重用低賤身份的人嗎?

  他也勇武至極……

  張辟疆說道:“你……确實還真像啊。不過纣王殘暴,殺戮極重,貴族兄弟被他殘害衆多。”

  炎奴又撓頭,他殺得人更多……

  張辟疆見狀,快速說道:“總之纣王有革舊鼎新之心,奈何他革的是自己的命……”

  “不用貴族,商朝的傳統,在纣王手上被打破,繼而讓他失去了所有同宗貴族的支持。”

  “又因為不敬神,失去了神靈的幫助。等于殷商起家的國本,都被他抛棄了,繼而他也就被衆神與貴族抛棄了。”

  “反觀周武王克商之後,分封安撫商朝貴族,穩固了統治,繼而完成了以小博大的壯舉。”

  “這一切,都是正常的。”

  “但是武王赢得太順利,加上過去沒有先例,以至于他焦慮不堪,怕自己德不配位,整天睡不着覺,擔心小邦周無法統治大邑商。”

  炎奴無語,武王擔心德不配位是好事,可也不能焦慮過頭了啊。

  “這裡有沒有天道的影響?”炎奴問道。

  張辟疆沉吟道:“不好說,應該是有的,譬如天道曾托夢啟示武王,可以滅商。”

  “這應該是天道看準武王的能力和性格,鼓勵他滅商。”

  “但武王畢竟是依靠自己能力籠絡無數諸侯與百姓的人皇,當時又沒有天子體系,天道也不能拿他怎麼樣,歸根結底,當時真正能影響武王的,還是人。”

  “武王已克殷,後二年,問箕子殷所以亡。箕子不忍言殷惡,以存亡國宜告。武王亦醜,故問以天道。”

  聽到最後,炎奴怔住:“啥意思?這箕子是誰?”

  張辟疆解釋道:“箕子是纣王的叔叔,殷商的賢臣,殷商滅亡下他不願事周,遠去朝鮮。”

  “武王摧枯拉朽戰勝商朝後,兢兢業業,生怕自己治理不好這麼大的國家,兩年下來患得患失,于是去問箕子,殷商為何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