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1頁)

  元祈是已逝淑妃的兒子,當年淑妃沉疴難起,病榻之上将十二歲的元祈托付給了自己最好的姐妹,也就是皇後娘娘,奈何他從小便性子孤直,不想卷入京城的是非之中,守完母孝便遠去邊關投奔了外家。

  這些年他一直在邊關戍守,屢立戰功,如若不是他毫無争儲之心,元安當上太子也不會如此順利。

  衆人開始議論紛紛。

  “是三皇子殿下,他居然回來了。”

  “三皇子好幾年沒有回京,這下突然回京,又被賜婚了崔氏女,這是何故?”

  “這京城往後可要不太平了?”

  “三皇子的母妃出身将門,如今他又娶了崔氏女,這日後前途怕是不可估量啊!”

  元祈是戰功赫赫的将軍,從沙場歸來,身上還帶着殺伐之氣。

  元安看着他一身風塵,又看看一身蜀錦的我,不由嘲諷地笑道:“三皇兄,你遠在邊關,長久沒回來,恐怕還不知曉這件事的原委。瑤音與我青梅竹馬,兩情相悅,是我惹她不高興了,她在跟我賭氣呢。”

  “賜婚的事不過是一場誤會,等我和父皇說明,到時候讓他再給你另賜一門閨秀吧。”

  “而且,嫡庶有别,瑤音嫁了我,以後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若跟着你去邊關吃苦你可别耽誤了人家。”

  我上前一步打斷了太子的話:“太子殿下!”

  “三皇子為國征戰,勞苦功高,如果沒有他與萬千将士的守護,何來今日我們的富貴安甯。”

  “你身為太子,對于沙場的将士們便這麼輕視和看不起嗎?”

  “瑤音雖是女子,卻很仰慕和欽佩三殿下這樣的英雄男兒。”

  元祈微微一笑,看向我:“崔姑娘,你可心甘情願嫁于我?”

  我羞紅了臉,點頭:“三皇子多年為國征戰,護得一方百姓平安,瑤音很是欽佩,自然願意。”

  元祈伸出手來:“那不如由我護送崔姑娘,我們一同進宮謝恩吧。”

  我輕輕将手放在他的手心,由他緊緊握住,有力而沉穩,一起走了出去。

6

  元祈是姑母為我選定的新夫婿。

  姑母與淑妃情同姐妹,若非元祈性子犟,非要去邊關,姑母還不一定會撫養元安呢。

  這些年姑母一直在寫信勸他,早日歸來,即便無心儲位,也要成家立業,承歡父母膝下,都被他當成了耳邊風。

  這次不知怎的,竟聽進去了,馬不停蹄地趕了回來。

  皇後在宮中,聽聞了今日的見聞,嘴角帶了一絲冷漠的笑意。

  “一個婢生子,因為本宮撫養一場,便把自己當了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