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90年就建起膠合闆廠,固然是搶占了市場的先機,同樣面臨着市場開拓的風險。
但話說回來,正如王敏亞所想的一樣,得讓自己的家裝市場,以及家具市場這兩塊業務,聯合挑起膠合闆廠初期市場這副擔子。
所以,事兒又轉回來了。
必須牢牢把握住家裝和家具這兩個基本面的業務。
想通此節,吳遠神色輕松下來,就聽馬明琪說起道:“遠爺,王廠長真能喝!今晚她起碼喝了一斤才醉。”
馬明朝糾正道:“至少一斤半。”
吳遠笑道:“你以為她真醉啦?”
馬明琪目瞪口呆道:“啊?喝一斤半都沒醉?天哪!”
縣招待所。
等到房間門外安靜下來,周遭都寂靜下來,王敏亞才悠悠地睜開眼。
錢仁通坐在旁邊沙發上不以為然地道:“你至于裝那麼久麼?吳遠他這麼好糊弄,根本想不到你是裝的。”
王敏亞坐在床上,習慣性地交疊着雙腿道:“你真以為他是被我糊弄住,才答應的?”
錢仁通抖着倆腿道:“不然呢?”
結果王敏亞一聲冷斥:“你坐好了,聽我說!”
“他真要是被我唬住了,才答應搞膠合闆廠的話,能這麼快就想到要把這個廠上市?”
錢仁通一嘀咕,“也是。”
“再說了,他如果真是聽了我的提議,才考慮建立膠合闆廠,也不會這麼快就做決定,拖個兩三個月是至少的。”
“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建立膠合闆廠這個事,早就在他的計劃之中。我提出來,隻不過是恰逢其會罷了。”
“這樣一來,他最需要斟酌的,就是我适不适合做膠合闆廠的廠長。這個問題比建不建廠簡單多了,所以才會這麼快拍闆定下來。”
錢仁通聽完,狐疑道:“他真有這麼厲害?”
結果被王敏亞一指頭戳着腦門中間道:“你以為都跟你似的,就知道吃。老闆一年在上海那種地方,搞了兩家公司,而且兩家公司都搞得紅紅火火,你說他厲不厲害?”
吳遠回到家,當即一個電話打到三姐家裡,跟三姐夫熊剛說了膠合闆廠的事兒。
自打去年他沒看中北陰市郊的那個膠合闆廠之後,熊剛就一直把這事放在心上
當然熊剛也沒少提及這方面的風險。
吳遠耐心聽着,也沒多說。
雖說有了計劃,但建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兒。
隻要他把好每一道關,這事兒就出不了大绺子。
不過相比于木材加工廠,吳遠隻派了個陸援朝過去,這個新建的膠合闆廠他不僅要派個代言人過去,還得派倆财務骨幹過去。
用人不疑是不假。
但這和派代言人和财務骨幹,并不矛盾。
身為老闆,他有必要的知情權,同時也展示了他對這個廠子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