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9頁)

  就這,他還是以一個鄉長的身份感同身受的。

  如果是換做朝不保夕、風險自擔的生意人,肩上的擔子和壓力隻會更大。

  況且這年頭,上頭一紙文件,說不給搞就不給搞了。

  簡直就是過了今兒沒明兒,朝不保夕。

  不過響鼓不用重錘,吳遠這話也是點到為止。

  為了就是萬一徐縣長找卞孝生問東問西,自己這個怨言有個出口,也好跟當面和徐縣長聊的那些,呼應上。

  送走卞孝生,也到了下班的點了。

  吳遠帶上廠長辦公室的門,就見楊國柱還在埋頭苦幹,随口問了句:“二叔,不下班?”

  楊國柱擡頭揚揚手道:“你先回,你先回。”

  吳遠上了桑塔納,先走縣城繞了一圈,接上媳婦楊落雁,這才回家。

  車子到了家後面,卻見老支書正帶着一群人,站在田間地頭,指手畫腳。

  吳遠搖下車窗,跟衆人打了個招呼。

  這才得知,眼前這塊地,是準确集中退田種桑的。

  各家各戶都不多,差不多四五分地的樣子。

  另外再将北湖那塊澆水麻煩的散地利用起來,挨家挨戶湊個一畝桑田,就差不多了。

  一畝桑,就足以養上一張半的蠶了。

  足以完成鄉裡劃下來的任務了。

  不得不說,村裡的規劃還是很科學的。就這,推行起來,不免仍有阻力。

  以至于吃晚飯時,老丈人還邊吃邊抱怨說:“去年我就通知了,這兩塊地别種麥子,别種麥子,真就有那些犟種跟你對着幹。現在麥苗長成這樣,化肥錢也搭了,結果卻隻能鏟掉,現在又要死要活地不給鏟。”

  吳遠提了一嘴道:“爹,現在天氣還沒暖起來,種桑樹還早吧?”

  “早是早了點,可等到麥苗長起來,再去鏟,阻力隻會更大,麻煩隻會更多。”

  吳遠不說話了。

  農村就是這樣,怎麼做都會有人不滿意。

  倒是老丈人這支書一幹幾十年,工作思路和方法,肯定是最适應這塊土地的。

  甭管它高不高明,管用就行。

  老支書吃完飯,帶着大黑的狗飯就走了。

  家裡頓時冷清下來。

  連劉慧都忍不住回想起,前陣子,文強文雅、熊武熊文在的日子了。

  小孩子就是這樣。

  見多了厭,不見了又想。

  吳遠上樓從M1000中抽出錄像帶,往一樓客廳的錄像機中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