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與此同時,木工廠房這邊也進一步地進行了工種細化。
分出一些對木工要求不高的基礎崗位,直接招聘普通的青壯年勞力。
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木工人力緊張的問題。
吳遠找到師父喬四爺的時候,頓覺師父一整個地變化不小。
瞅見關門弟子瞧自己的樣子,喬四爺渾身不自在地抖抖肩道:“看什麼看?我臉上長花了?”
吳遠點點頭忍住笑道:“嗯,比花好看。”
和以前經常見到的渾身大汗的師父不同,如今師父的身上将養出了幾分管理者的氣息。
這種氣息,跟他當年帶隊幹大會堂工程還不一樣。
那時候還是需要親力親為帶頭幹的。
如今已經能夠安之若素地坐在辦公室裡,翻翻報紙,喝喝茶了。
喬四爺一瞧徒弟的樣子,就知道他要說什麼,所以若有所指地道:“我算是明白了,這活兒是幹不完的。與其啊我親力親為,去添那一星半點的工作量,不如把各車間、各工序協調好、管理好,發揮最大的效率,産生的提升來得多。”
吳遠直接給師父點了個贊。
卻收獲了喬四爺的一記白眼道:“你真以為我比不上老五?”
“比得上,比得上!”吳遠連忙道,心裡頭也忍不住腹诽,給自己的親兄弟較什麼勁。
當然話說回來。
師父要不是跟五爺較勁,也不會發生這麼大的轉變。
從師父的身上看到一種可喜的變化,吳遠心情愉悅地溜達到了縫紉軟裝車間。
相比于木工車間的機器嘈雜,縫紉軟裝車間的聲音主要來自于人。
尤其是席素素以前多軟濡的一個女孩,跟自己說句話都能臉紅一陣子,如今在車間裡的聲音,那叫一個清朗響亮。
隔着老遠,吳遠就聽到了。
不過吳遠還是制止了張永婷副主任去叫她的意圖,看了幾眼就離開了。
廠子大了,員工多了。
各車間各部門,在逐漸地自洽自治。
這是一種很不錯的發展勢頭。
畢竟這年頭職工還是很好管理的。
尤其是在北崗這麼個欠發達的地區,每個月能準時準點地收到一筆工資。
而且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這樣的機會,還要什麼自行車?
隻要幹不死,就往死裡幹。
而且随着廠子的發展壯大,現在想要進廠是越來越難了。
自己身在福中的,必須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