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第8頁)

  馬明朝擺擺手。

  他照舊是吃過了來的,隻跟在後面進了院子,陪糯米和飯團倆隻大狼狗玩的興起。

  一樓餐桌上。

  六碗餃子,除了小江和玥玥的,隻有餃子,沒有湯水之外。

  其他人都是湯湯水水的盛在一起。

  吃完了餃子,就手喝了餃子湯,原湯化原食,一舉兩得。

  餐桌中間,照樣沒忘擺上一盤搗好的蒜泥,澆上麻油、甜油和醋。

  其中甜油這種東西,隻有蘇北這面有。

  縣裡面專門有家甜油廠。

  隻是過不了幾年,就因為醬油的普及,而銷聲匿迹了。

  小江和玥玥還有些沒睡醒,捧着餃子碗,頻頻地打瞌睡。

  饒是如此,劉慧還是堅持叫醒了倆孩子,一大家子一起吃了這頓早飯。

  餃子蘸蒜泥,吳遠吃得津津有味。

  就這還不忘提起道:“爹,你昨晚等到那會,今天又來這麼早,指定是有什麼事!”

  楊支書正秃噜着一個餃子,原準備分作兩口,結果一口下了肚。

  然後緩緩點頭道:“其實也沒什麼大事。”

  “昨兒老許頭去跑了農技站,結果農技站那幫老爺們拿喬,非要從老許頭身上撈點什麼。這越是落後地方辦事,越是拿本做事的。”

  “不過咱們有的是功夫跟他們磨!這一點不用你操心。”

  吳遠默默聽着,也沒接話。

  就聽老丈人說完了這事,又接着絮叨道:“對了,缫絲廠這事,聽說,目前也隻是聽說。有可能會退桑還田的,不讓養蠶了。”

  劉慧聽了,都忍不住吐槽道:“真折騰!别說農民沒錢了,就算是有點錢,也經不住你們這般折騰。你看倆孩子做生意,什麼時候像這般翻來覆去的。”

  楊支書也無言以對,隻能強調道:“目前隻是傳言。”

  吳遠卻是琢磨着。

  雖說桑樹地變回農田,對自家的陵寝地,影響不是太大。

  可真要到插秧種稻子的時候,讓老爺子老太太長眠于水田中,想想還是覺着不得勁。

  好在吳遠記得很清楚,前世并沒有退桑還田這一說。

  于是順口道:“應該是傳言!卞孝生搞得這事,來錢慢是慢了點,但确實是能掙到些辛苦錢的。”

  吳遠的态度表達的很明确。

  但楊支書也依舊沒提出,讓閨女婿去摻和上一嘴的要求。

  等到一家人跟着賓利慕尚送到小樓後面的村道上,目送着吳遠坐車離開,直奔上海。

  楊支書這才後悔道:“剛才那兩件事,我應該憋在心裡不說的。畢竟他如今正和徐長盛較着勁,萬一為了村裡這點事,先跟徐長盛服了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