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報,畫圖,偶爾折騰些木頭。
樂在其中。
如此一來,鐘文強這些熊孩子,就隻能敬而遠之。
吃過早飯,立馬不動聲色地遠遁。
帶上代嬸家的,肖家的小夥伴,咋咋呼呼地,四處流竄。
孩子們一走。
家裡頭立馬安靜下來。
隻剩下吳遠折騰些木頭的聲音。
初次留宿老舅家的石琳,滿心歡喜之餘,眼裡頭全是活。
自打一早起來,就四處忙活。
掃地擦桌,洗衣做飯。
反正事無巨細。
全然不像蔺苗苗這個老油條,真就跟自家人似的。
至于黃茉莉。
雖說是第二回年關過來了,但依舊止不住姐夫長、姐夫短的。
湊在吳遠身邊。
隻有在弟弟黃海洋帶着許慧琴過來的片刻,才端起乃姐的風範,矜持兩句。
黃海洋帶着許慧琴過來,自然是有事相商。
否則倆個相戀正熱的年輕人,巴不得找個沒人的地方,悄咪咪地互嘗口水。
不問世事。
但沒辦法。
許慧琴年前帶回來的麻鴨蛋,經過一個年關的孵化,大部分都有了動靜。
這個許慧琴作為技術員,每天都會抽檢光照。
也正因如此,村裡人上門問詢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順帶着就聊起了麻鴨苗的供應問題。
許慧琴搞技術的,對此是毫無主張,就把問題推給了黃海洋。
畢竟黃海洋是最終的收購方。
黃海洋倒是掌握着市場需求,也知道村裡的這點飼養量,自己完全能夠吃得下。
但村裡辦事怎麼個章程,他一個城裡孩子又哪裡懂?
生怕弄出個岔子,不好收拾。
問到許慧琴大伯老許頭那,老許頭未曾開口,就先問:“你姐夫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