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第5頁)

  這是唯一的區别!

  莊稼糧食,咱們村裡沒有定價權,上頭說多少就多少。

  可對于小龍蝦,定價權是掌握在咱手裡的。

  抓住定價權這個關鍵,吳遠的思路頓時豁然開朗起來。

  “許叔,這事啊,也不難辦。”

  老許頭愕然道:“你想到辦法了?”

  即便吳遠心裡覺着可行,但嘴上依舊沒說死道:“我先抛個磚,許叔你聽聽看。”

  “行,你說。”老許頭幹脆道。

  吳遠這才開口道:“為了保障小龍蝦養殖戶的利益,培育整個養殖市場,咱們村裡統一和各個養殖戶簽合同,以補貼價收購小龍蝦,比如5毛錢一斤,具體可以再研究。”

  “如此以來,5毛錢一斤收上來的小龍蝦,在賣給三姐這樣的本地商戶時,指定是虧本的。但銷往外地,比如上海的教授夫人和我媳婦她小姨這樣的商戶時,起碼是可以保本的。”

  “畢竟大城市的價格,完全可以做到咱們本地的兩倍。對于她們來說,兩塊錢一斤的十三香小龍蝦,原材料5毛錢一斤,合情合理。”

  “除此之外,村裡今年繼續收購野生小龍蝦,來抵消補貼價帶來的成本。最終算下來,村裡應當貼不了多少錢。”

  老許頭聽完,一拍桌子道:“還是你腦瓜子好使!這樣的話,倒也說得過去了。”

  “不過跟各個養殖戶簽訂的補貼價收購合同,得有個上限,比如說每畝最多收購500斤!免得那些養殖戶高價收購野生龍蝦來湊數,賺差價。”

  這确實是個空子。

  但經老許頭這麼一堵,就不是問題了。

  吳遠點點頭道:“反正大體思路就是這樣,許叔你再完善完善。”

  “等過了兩三年,物價漲上去,村裡需要補貼的空間漸漸小了,到時候整個小龍蝦養殖産業,也就進入了良性循環。”

  老許頭啧啧道:“确實如此。”

  “不過這法子,也隻有咱們村有資格用。換做是别的村子,一分錢掰作兩半花的,哪敢下這麼大決心去補貼農民?”

  說到這裡,老許頭追問道:“小遠你說實話,這回咱們往回倒騰的鋁錠子什麼的,真能掙着錢?”

  吳遠哈哈一笑:“許叔,這事啊,我說再多也沒用,咱們拭目以待呗。”

  正說着,許慧琴過來了。

  老許頭扭頭就問:“慧琴哪,一畝蝦塘才産個三五百斤的小龍蝦,這太少了。你能不能加把勁,把産量搞上去?”

  “最起碼也跟莊稼一樣,七八百斤往上,夠一夠一千斤啊!這樣一年兩茬三茬養下來,老百姓才有的賺呀。”

  許慧琴為難地道:“大伯,這小龍蝦生長對環境也是有要求的。養殖密度太大的話,不利于成活,到頭來得不償失。”

  老許頭早知如此,所以就是随口一問。

  再加上有吳遠提出的思路,這事其實已經有譜了。

  可惜許慧琴不知道。

  她特地趕過來,就是給老許頭出謀劃策的。

  所以在打消了老許頭催生小龍蝦産量的念頭之後,許慧琴接着道:“大伯,我也想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