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話音剛落,楊支書就脫口而出道:“别别别,還沒到那一步。”
“況且這些牛鬼蛇神,單靠着上頭的門路往下壓,難保他們不在今後的事情中下絆子。”
“你放心,叫老許頭也放心。我什麼場面沒見過?一定把這路子趟出來。”
好家夥,還挺執拗。
随即爺倆又互相問了好之後,這才挂了電話。
吳遠把情況,跟老許頭簡單那麼一說。
沒想到老許頭也贊同老支書的做法道:“他是對的。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說完,老許頭長身而起。
連帶着許慧琴跟這樣一道起身道:“那我們就回了。”
老許頭和慧琴,跟劉慧、楊落雁告别。
吳遠跟着出了小樓,當即給老許頭續上華子,邊走邊聊。
走到小樓後面的村道時,就聽夜色下老許頭看着不遠處道:“肖偉這媳婦是真能幹,大晚上還在這兒挖蝦塘子。”
老許頭不說,吳遠都沒注意到。
擡眼一看。
雖然夜色下看不真切,可挖地那揮汗如雨的喘息聲,那可是聽得真真的。
于是吳遠跟着老許頭倆人多走了幾步,到了肖偉家後面。
就聽見陳杏隔着一條河溝,跟衆人打招呼道:“吳老闆,老村長,慧琴呀!”
許慧琴應道:“嫂子,這麼晚還挖呢?咱又不着急,别那麼辛苦,明早接着挖也不遲。”
陳杏讪笑一聲:“嗨,反正我閑着也是閑着,能幹就多幹一點。”
老許頭或許不清楚。
但吳遠身為鄰居,可是一清二楚。
陳杏除了挖蝦塘子,還起早貪黑地做豆腐,壓面條呢。
肖偉北上打工之後,這個家,就全靠這個女人撐起來的。
太不容易了。
想到這裡,吳遠問起道:“慧琴,村裡養殖小龍蝦的蝦塘,都是人工挖掘麼?”
許慧琴點點頭道:“初期的二十畝蝦塘,都是各家管自家,自行挖掘的。”
老許頭也解釋道:“畢竟這麼點工程量,也不值當村裡統一組織。”
吳遠問出這個問題時,早就想好了解決辦法道:“許叔,不需要村裡統一組織。我讓騰達三建派個挖掘機過來,蝦塘這個深度不深,二十畝地,一天也就挖出來了。”
“那敢情好哇!”老許頭一拍腦袋,“那挖機我見過,給明軍家蓋房挖地基,一會功夫就完活了。”
“機械化嘛,就是這樣!”吳遠理所當然地道:“咱們要把有限的人力解放出來,做更多有技術含量的事。像是小龍蝦養殖,怎麼把小龍蝦養得既快又好,這才是最關鍵的。”
說到這裡,吳遠朗聲對河溝另一邊的陳杏道:“别挖了,明兒村裡統一派挖機過來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