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嬷嬷和宋喜福家的,被打了五十大闆子之後,在老太太的懇求之下,沒有被送官,而是被罰到莊子上去了。
如此一來,馮氏是再也不敢動崔氏嫁妝裡的那些物什兒了。
謝知微在扶雲院用過晚膳後,檢查了溪哥兒的功課,又新教了一些功課,被溪哥兒努力的精神感動後,自發地提出,等休沐的時候,教溪哥兒射箭。
溪哥兒學得越發有勁了,而謝知微不得不想着,她得提前把弓箭準備好,溪哥兒可以用她小時候用過的弓箭,但保險起見,她得拿出去讓刀劍鋪的工匠檢查一番。
天擦黑,謝知微才回到绮照院,還沒來得及卸下钗環,紫陌就進來禀報,“大姑娘,老太太派了金嬷嬷來了。”
金嬷嬷年歲已經很大了,原是老太太乳母,這次,要不是把于嬷嬷給折了進來,老太太也不會讓金嬷嬷跑一趟。
第43章
算賬
金嬷嬷一臉精明,臉上有着與年齡不相符的紅潤氣色,進來之後,一雙眼睛四下裡掃射謝知微屋裡的一切,大姑娘一個人住了個三進正院。
入門小小三間抱廈,一色雕镂新鮮花樣隔扇,沿着牆因地制宜地打了兩溜兒榻,平日裡供上夜的婆子們用。
五間上房,中間一間是堂屋,用來會客。西邊用一個紫檀木雕的格子架隔開,上面放着各種擺件,青玉活環耳盆紅珊瑚盆景,碧玉雕雲龍紋甕,黃玉雕佛手花插,一對孔雀綠象耳弦紋尊尤其顯眼,真是樣樣珍貴,件件不凡。
中間一個琉璃穿衣鏡做成的活門,穿過活門,便是西次間,南窗下設了個炕,後檐下是床。次間與梢間用碧紗櫥隔斷,裡頭是小小一張紅木竹節架子床,蔥綠雙繡花卉草蟲的蚊帳挂在銀鈎上,兩隻金鑲珠石累絲香囊懸在帳面上,散發出清幽的香。
大姑娘這屋子,神仙也住得了!
謝知微坐在鏡前,紫陌正在幫她卸钗環,金嬷嬷一擡頭,從鏡子中看到謝知微一雙似笑非笑的桃花眼,金嬷嬷心裡咯噔一下,忙收回目光,垂下了眼行禮,“奴婢見過大姑娘!”
于嬷嬷才被攆走,如今老太太身邊連個得用的人都沒有,她暫且忍下這口氣,待日後再說。
“嬷嬷免禮!”謝知微坐着紋絲不動,坦然地受了這個全禮,并未把金嬷嬷放在眼裡。
金嬷嬷也無奈,若是其他府裡的晚輩,就沖着她是老太太屋裡服侍的,也不會這麼大剌剌地受這個禮,反而會對她以禮相待。
但面對謝知微,金嬷嬷半點怨怼都不敢有,反而恭敬地道,“老太太命奴婢把嫁妝單子上的一些金玉首飾,器皿玩物,字畫書籍之類的,先給先姑娘送過來,還有莊子和鋪子的契紙和賬冊也都在這裡,請大姑娘過目。”
金嬷嬷親自從小丫鬟的手裡捧過了一個金檀木方匣子,露出裡面一份手抄的嫁妝單子、契紙和賬冊。
謝知微沒有動,秋嬷嬷上前去,接過了匣子,翻看了一番,朝謝知微點點頭。
金嬷嬷又捧上了一個小漆木匣子,“這裡面是五萬兩銀票,昔日先大太太的一些嫁妝,這些年因老太太身子骨不好,都是交給二太太在打理,二太太也是忙中饋上的事,沒有細心打理,折損不少,老太太的意思,這五萬兩銀票就補給姑娘,請姑娘一家人不要說兩家話,一些事能帶過且帶過。”
這話,謝知微不敢信,娘親當年的陪嫁,值錢的都是些莊子和鋪子,這些才是掙真金白銀的産業,老太太會交給二太太打理?
二太太也不過是老太太這會兒拿出來的一個幌子罷了。可誰讓二太太是老太太嫡親的兒媳婦呢?想必也沒少從中得到好處。
“秋嬷嬷,你帶人去瞧瞧我母親的嫁妝,與單子上對一對。”謝知微拿出一份自己手抄的嫁妝單子,遞給秋嬷嬷,“我也不求多,但凡能帶過,我也不追究,想必老太太也不會做得太難看。”
金嬷嬷抹了一把冷汗,她沒想到謝知微居然還留了一手,她手上竟然有崔氏的嫁妝單子。
當年,嫁妝單子一式三份,崔家一份,謝家一份,順天府存了一份。謝知微這份是從哪裡來的?
秋嬷嬷拿過嫁妝單子,掃了一眼,除了字迹和紙張不同,這嫁妝單子與當年的竟是不差分毫。
大姑娘立起來了,以後她們這些做下人的也不用太擔心了。太太在天之靈想必也能安心了。
秋嬷嬷滿心欣慰。
崔氏的嫁妝安放在庫房裡,往日裡,這裡是馮氏和肖氏予取予奪之所,今日,鑰匙都交了上來,守庫房的站在門口,等着秋嬷嬷與金嬷嬷盤點。
老太太到底長了點心,沒敢糊弄謝知微。一些死物全部都還回來了。有些破損的,也折算成銀錢補上了,多是一些器皿和布料之類,字畫書籍倒是沒有動,想必也是馮氏和肖氏出身緣故,隻一味愛慕虛榮,不知道崔氏陪嫁的這些孤本書籍的貴重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