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4頁)

  這會兒,還沒到時辰呢,也并沒有客人來,湯嬷嬷不過是說個托詞,避免謝知慧要去看二太太。哪知道,怕什麼來什麼。

  “二姑娘,太太的意思,今日的慶賀宴事關謝家顔面,若是出點差池就不好了,讓姑娘還是緊着宴請那邊為主,太太的病無大礙,靜養幾日就好了。”

  謝知慧原先的性格的确是耿直,别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從來不以惡意揣摩人,但自從上次被碰瓷之後,她就知道,這世上并不是隻有黑與白兩種顔色。

  她母親什麼時候變得這麼高風亮節了?

  謝知慧不由得看向湯嬷嬷,見湯嬷嬷目光躲閃,她直接問道,“太太并沒有生病是不是?她隻不過是不肯幫大伯母一把,對不對?”

  “哪有這回事?太太今日早起就覺得頭暈,因家裡今日有宴請,都忍着沒有請大夫呢。姑娘這麼說太太,太太聽到了恐怕會傷心。”

  “若母親真的病了,悄悄兒請了大夫從後門進來,隻不影響到客人們就行了,誰還會說什麼?”謝知慧歎了口氣,“既然母親病了,我這做兒女的如何能夠枉顧母親的身體?”

  謝知慧說完,不管不顧地朝正房沖進去,她一掀開簾子,看到肖氏面色紅潤地坐在桌前喝一碗百合蓮子粥,桌上放了四五樣小菜,七八樣點心碟子,都吃得差不多了。

  謝知慧看着空空的碟子問道,“母親今日早上是和父親一起用的早膳嗎?”

  昨晚,二老爺并沒有來後院,謝仲柏因下衙晚,而直接留在了前院書房過夜,一大早,隻遣人來拿了衣服,說衙裡還有些事物要去處理,就急急地去了,盡快處理完了,好趕回來待客。

  肖氏譴責地朝湯嬷嬷看了一眼,不自在地用帕子沾了一下嘴角,方才起身,“慧姐兒怎麼來了?你不去忙你大姐姐的事,跑到母親這裡做什麼?”

  “大姐姐得封縣主,是整個謝家的喜事,今日家裡宴請,母親若是身體還撐得住,就為家裡多想想,前去幫大伯母一把。”

  肖氏正為這事不自在,四宜閣的事發生之後,肖氏聽說那邊被封住了,長房要報官,隻等着今日的宴請過了,就請順天府親自去現場勘察找出兇手,說是損失都有兩三萬兩了,她擔心壞了,讓做那事的陪房媳婦,趁着夜黑去把首尾料理清楚,誰知,被潛藏在暗處的人,抓了個正着。

  今日一早,她聽說這件事後,可不是氣得發抖?心裡正堵着一口氣呢,這會兒哪裡有耐心聽女兒給她上課?

  “天底下有你這麼跟母親說話的嗎?你讀的那些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肖氏臉上再也挂不住,惱羞成怒,拍在桌上,怒道。

  謝知慧失望地看着肖氏,看了好久,看得肖氏心裡涼飕飕的,她猛地轉身,風一樣地沖了出去。

  肖氏到底擔心女兒,催着湯嬷嬷,“你快跟過去看看,看她怎麼樣了?”

  老太太和二房接連裝病,三房錢氏也聽說了,早起梳妝的時候,她就問相公,“母親和二嫂明顯就沒打算給長房臉面,你說我們是跟着長房走,還是看老太太的臉色?”

  謝拾柏坐在椅子上,一邊穿靴子,一邊看了錢氏一眼,像看傻子一樣,“我前些天聽說,皇上有叫大哥回來的意思。你看大哥出去這些年,父親臉上何時有過一點笑意思?你要是聰明點兒,就不要摻和進這些事裡去,我是個沒本事的,就管家裡這些庶務,将來也沒有多大出息,隻能跟着大哥謀一碗飯吃。”

  錢氏從鏡子裡瞪了他一眼,“你好歹也是個舉子出身,就不能再加把勁去考個進士?将來謀個一官半職?”

  “你以為考上舉子就一定能金榜題名?我就不是讀書的料,要不是祖訓,謝家不得有白丁,我連這舉人都不樂意考。家裡的庶務不要人打理?”

  謝拾柏起身打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袍,一個丫鬟急匆匆地進來,福了福身,“三老爺,前邊的管事有事求見,請三老爺快些過去。”

  謝拾柏走了之後,錢氏無奈地起身,扯了扯裙子,“我們也過去吧,幫大嫂一把,也順便瞧瞧,今日來的都是些什麼客人?對了,三姑娘呢?讓她好生打扮了,今日什麼脾氣都不許鬧,好好兒幫她大姐姐張羅一天。”

  謝知倩的罰,沒那麼快領完。不過,謝家也有規矩,受罰的人,若家裡有事,不是家主特别交待,那一日可以不受罰。

  謝家一般也不會對未出閣的姑娘罰得很厲害,姑娘在娘家都是嬌客,做錯了事會受罰,但絕不會傷及她們的顔面。

  錢氏多精明的人啊,謝知微既然讨了宮裡的喜歡,今日來的客人必定都是些貴婦貴女,這種日子多露面,對謝知倩隻有好處。

  任嬷嬷跟在後邊道,“三姑娘早就過去了,這會兒當是在忙着。”

  錢氏松了一口氣,才到了安福堂的大花廳前,就聽到前邊的婆子匆匆來報,“大太太,承平大長公主府大少奶奶來了,禮部尚書府曾大太太和大姑娘也到了。”

  錢氏心說,怎麼來得這麼早,再一想,大長公主府的二少奶奶崔氏是崔家的,而禮部尚書府的曾大太太海氏是海家的,都是四家裡頭的人,來這麼早也正常。

  袁氏一聽說來的是這兩人,心裡有點發憷,她拉了錢氏一把,“弟妹,你跟我一塊兒去迎一迎。”

  錢氏見女兒還在傻乎乎地看廊檐下的蘭花,喊了一聲,“倩姐兒,曾大姑娘來了,你也一塊兒去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