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5頁)

  錢氏見女兒還在傻乎乎地看廊檐下的蘭花,喊了一聲,“倩姐兒,曾大姑娘來了,你也一塊兒去迎。”

  三人領着一群丫鬟婆子,大家滿面笑容,熱情洋溢地往儀門處走,隻見兩邊的路上,裝點着寒蘭、墨蘭和蓮瓣蘭,長勢喜人,顔色淡雅,在麗日高陽之下,散發出淡淡的,幽雅的香味。

  才過穿堂,迎面便看到一群人,走在中間的是一身诰命服的謝知微,她的左手邊是承平大長公主府的陸大少奶奶,右手邊是曾大太太,後面跟着公主府的二姑娘張清涵和三姑娘張清蓉,以及禮部尚書府的大姑娘曾瑤期。

第78章

後悔

  原本,謝知微身為晚輩,是沒有資格和陸大少奶奶和曾大太太并肩,但她還有另外一重身份,便是二品的縣主,如此以來,倒也未逾矩。

  這些人身後,是浩浩蕩蕩的婆子丫鬟,人人臉上都充滿了喜慶。

  錢氏一看來人,連忙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迎上去,彼此見過禮後,袁氏忙把客人往裡邊請,“我來遲了,沒能迎接貴客,多多擔待!”

  陸大少奶奶笑道,“我們一聽說這樣的喜事,前兩日就要過來,是一刻都等不來。你說,我怎麼就沒有你這樣的福氣,有這麼個好女兒給我争氣呢?”

  謝知微笑看着張清涵。

  張清涵是她的好閨蜜,這次她親筆寫的三份請帖中,就有張清涵的一份。

  張清涵無奈地朝她母親看了一眼,朝謝知微的臉上捏了一把,“瞧瞧,都是你!”

  “一會兒姐姐多喝一杯,我給姐姐賠罪。”謝知微笑道。

  曾瑤期走過來問道,“你們倆在說什麼呢?也不怕把我得罪了。”

  “清菡姐姐在吃我的醋呢,說我奪了陸大太太對她的寵愛。”謝知微笑着,眨巴眼睛,透着一股子令人歡喜的靈巧可愛。

  袁氏與曾大太太彼此見過禮後,一行人繼續往前走,謝知倩已經與張清蓉說上了話,她雖然是嫡出,但父親是庶出的身份,她比不得正兒八經的嫡女,陪着庶出的張清蓉正好。

  大花廳裡,鋪滿了紅氈,五扇大門,隻開了左右個兩扇,中間這扇關着,中間用一架十六屏紫檀邊座嵌玉石花卉寶座屏風隔開。

  西邊,正面安放了一張紅木蘭雕五屏羅漢床,設着半新的大紅彩繡素竹幽蘭的靠背引枕,繡玉堂芝蘭袱子搭在上面,設了一色花兒彩繡的坐褥,旁邊一個高幾,上面擺放着一盆令人驚豔的秋榜,花型美麗,香味清幽,看一眼便令人挪不開目光。

  兩頭排插各四張官帽椅,上面也鋪設了墊子。

  地下兩面相對十二張竹蘭雕漆椅上,都是一色灰鼠椅搭小褥。每一椅中間都設一張小幾,幾上設着瓶爐三事,焚着謝家自制的爾雅香,又有八寸來長四五寸寬二三寸高的點着山石布滿青苔的蘭花小盆景,幾色春劍點綴開來,白的純潔靜谧、綠色的生機勃勃,黃色華貴明麗,紅色熱情洋溢,迎客甚熾。

  小朱漆茶盤裡,放着油紅禦制詩茶碗及小茶吊,裡面泡着以梅英、佛手、松實用雪水烹制的三清茶,茶香缭繞,茶具雅緻,别有意境。

  屋角窗下擺着七八個高幾,上面放着琺琅彩山水紋瓶,或是鬥彩折枝花紋梅瓶,依形設景裝點着“采菊東籬”,“幽竹清蘭”等鮮花草,高雅而又清貴。

  陸大太太和曾大太太均是見過世面的人,看到這一應的擺設布置,也還是不由得眼前一亮,對傳說中這位來自武将家族,不懂高雅斯文為何物的袁大太太刮目相看,均是覺得,袁氏這麼個粗人,嫁到謝家這些年居然也被熏染得如此宣和雅緻。

  兩人對視一眼,均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震驚。

  這番布置,因地制宜,處處顯得高雅清貴,京中這麼多權貴世家,還真沒有哪家的主母有這番能耐。

  袁氏可真叫人驚訝。

  錢氏也看得目瞪口呆,她聽說四宜閣原本的布置是以秋菊為點綴,便想到,這時節,賞菊的确是一件很合适宜的事,但被毀了,真不知以袁氏這腦子,該怎麼補救?

  錢氏擔了心。畢竟,她不比老太太,就一個老封君,萬事隻顧着自己,也不似二房,乃嫡出,子女身份都不用擔心,将來的婚事都不用愁。三房庶出,若是謝家聲名有所損,将來幾個孩子的婚事就越發艱難。

  此時,看到廳裡令人耳目一新,舒适靜雅的布置,她不由得心頭一喜,也沒有想到,自家大嫂還有這般本事。

  “大太太今日這布置,真是讓我們受教了。”曾大太太不吝贊譽之詞。

  陸大太太也在一旁附和道,“可不是,多少年都沒有看到這樣高情逸态的擺設了,今日,我也算是大開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