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2頁)

  蕭昶曜這一刻才意識到,跟在蕭恂等人身邊的人,和跟在太皇太後跟前的人是何等不一樣,他打小就在陪都的皇宮裡生活,對宮裡的氛圍是太了解了。

  這裡卻不同,沿途都能看到走路輕快,說話輕聲細語的宮人,不亂了規矩,但卻讓人很舒服,少了幾多戾氣。

  “孫兒拜見皇祖母!”蕭昶曜在太皇太後的跟前跪下來,太皇太後的手裡端着一碗蓮子羹,喝了一口,嫌甜了,遞給胡嬷嬷,“你吃了吧!”

  她似乎才看到蕭昶曜,“喲,是曜兒啊,快起來,你看看皇祖母,老眼昏花了,這是多早晚來的?怎麼跪在這裡這麼久了,也沒人跟哀家說一聲?”

  太皇太後作勢要親自扶着蕭昶曜起來,蕭昶曜一撐着地面,起了身,淡漠地看了她一眼,“孫兒才來不久,祖母沒有看到,是孫兒的錯!”

  太皇太後很滿意,“聽說你出城了,是做什麼事去了?”

  “修河道,孫兒和工部主事高斌一起,去城外看看今年還有那些地方的河道需要疏浚,趁着農閑,把這些都做了。”

  “很辛苦吧?”太皇太後意有所指。

  “不辛苦!”

  “怎麼會不辛苦呢?比起那些老百姓們,自然是不辛苦,可若是比起天天兒坐在龍椅上的皇上,怎麼能說不辛苦?”

  蕭昶曜不說話了,太皇太後見他低着頭,以為他是聽到了心裡去,故意歎了口氣起身,走到了他的身邊,将他拉着坐在了自己的座上,“都是太祖皇帝的血脈,你父皇是坐過龍椅的,你也是龍子,你真的甘心這天下給别人坐,不是你的?”

  蕭昶曜想說,他并不是父皇的長子,更加不是嫡子,就算論資排輩也輪不到自己,可是,他不想把大皇兄拉進來,隻好道,“皇祖母,江山已定,孫兒要什麼沒什麼,如何和皇上抗衡?”

  他擡起頭,緊緊地盯着太皇太後的眼睛,見她一雙老眼裡閃過精光,一抹算計得逞的喜悅浮上來,蕭昶曜心裡不由得一沉。

  眼下這樣不好嗎?太皇太後住的樂壽宮可以說是宮中宮,城中城,在這座宮城裡,是最奢華的宮殿了,比皇太後住的慈甯宮都要好。

  足以見皇上奉養太皇太後的一片孝心。

  “唉,這要怪也隻能怪你們父皇,當初對蕭恂實在是太信任了,以至于對他都沒有設防。你也不妨在外頭問問那些大臣們,當年先帝對他們都不好嗎?為何就不念一點君臣之心呢?”

  蕭昶曜道,“皇祖母,父皇為了大位背叛了大雍,朝臣們沒有拿孫兒和大皇兄開刀,都是皇上壓制,孫兒難道要再做忘恩負義之事?”

  太皇太後怒不可遏,騰地站起身來,一耳光扇在了蕭昶曜的臉上,“你在說什麼?子不言父過,你是如何當兒子的?”

  蕭昶曜索性也站起身來,他臉上火辣辣地疼,“皇祖母,不知若天下百姓知道江浙兩省的賦稅都捏在您的手裡,會做何想?”

第962章

元嘉

  太皇太後騰地起身,她震驚不已,這件事,蕭昶曜是怎麼知道的?

  對了,一定是蕭恂,他把這件事說出去了,他就不嫌丢人嗎?堂堂一國之君江浙兩省的賦稅都不能入國庫,他就不怕世人對他的評價?

  蕭昶曜一看太皇太後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猜對了,他心痛不已,“竟是以全國奉一人,不,奉一家,這天下到底是殷氏的天下,還是蕭家的天下?也難怪,太皇太後一直要孫兒去搶那皇位,原來不是為了孫兒,也不是為了父皇,而是為了殷家。”

  “是不是五弟要朝江浙兩省動手了?也是,五弟那樣的人,自己都不舍得取老百姓的一絲一線,不舍得吃老百姓的一飯一粒,又怎麼會眼睜睜地看着太皇太後如此魚肉百姓,拿老百姓的血肉供養外戚!”

  蕭昶曜輕笑一聲,緊接着,這笑聲竟是止都止不住,從他的胸腔裡震出來,他輕蔑而又冷漠地看着太皇太後,“天道有公,到底不忍心棄了百姓,才會讓五弟登上皇位,太皇太後,這個忙,孫兒無論如何幫不了,孫兒想孝順也不能在這上頭孝順,孫兒告退!”

  說完,他連禮都不行,掉頭就走。

  太皇太後退後兩步,兩腿無力,坐在了寶座上,她不敢置信地看着已經出了門的蕭昶曜,憤怒地道,“這是老大養的兒子,養了個好東西!他以為,沒了他,這皇位就沒人坐了嗎?”

  胡嬷嬷遞了一碗茶給太皇太後,安慰道,“清河郡王不愧是太祖血脈,知道心系百姓,隻是太不知輕重了一點,太皇太後多往好處想!“

  這算是馬屁拍在了馬腿上,太皇太後猛地将碗往地上一扔,“你這是說哀家沒有心系百姓了?”

  胡嬷嬷噗通跪下來,可憐她年紀大了,這麼多年服侍太皇太後有功,又是身邊跟了一輩子的老人,太皇太後少有這麼發作她的,這猛地一跪,也幸好地上的地衣厚,才緩沖了一下,即便如此,一雙膝蓋也疼得她額上冒了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