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6頁)

穆青衣數次拿起玉石,都沒有動手。

“郎君,雕刻成佛頭,或者是元寶……”

“郎君,你不會不會雕刻吧?我們可以拿去玉石師傅那邊雕刻,隻要你先畫好樣子。”

“不是,我隻是在想,它會不會痛。”

長歌睜眼,便見他那張光風霁月的面容放大在面前,他伸手摸了摸她的腦袋,溫潤一笑:“不雕刻了,我怕疼,它應當也是怕的。”

怕疼啊!

她目光氤氲,想起那三年,他無數次割開掌心給她喂血,應該會很疼吧,他從來沒說過。

穆青衣放棄了雕刻玉石,她又陷入了沉睡中,再次醒來,他已經遁入了空門,穿着紅色的袈裟僧衣,坐在佛前念經。

先前的書童每每初一十五都要來寺廟上香,哭訴一番,勸他還俗。

“郎君,如今你得償所願,當了和尚,出了家,是不是也該入紅塵,娶妻生子了?日後總會遇到喜歡的女娘啊。穆家不能無後啊。”

年輕的佛門弟子微笑道:“穆家已經從旁支過繼了繼子,穆家有後,天下也該有佛理。”

随即他便離開了寺廟,周遊諸地當起了苦行僧,一邊行醫一邊宣揚佛理,每到一處都救百姓于苦難,很快就名揚天下,被人稱為玉石和尚。

隻因他布衣袈裟,腰間常年挂着一塊碧色玉石。

長歌随着他一路行走,足迹踏遍大江南北,看着他從一點點地從鄉野走出來,走到盛都大相國寺,在萬人前講經布道,以佛法論道,論朝堂,論古今,引來朝野震驚,而後離開盛都,一路西行,在山間的廢棄道觀内小住。

山間日子清淨,她看着他夜間撰寫着醫經和佛經,偶爾醒來也會看見他在月夜下端詳着碧色的玉石,将她擦拭的晶瑩剔透,冬日裡怕她冷,将她塞在枕頭下,夏日裡怕她熱,将她浸潤在冰涼的井水中。

書童哭唧唧:“郎君,我在你心目中已經不是唯一了,你對塊石頭都比我好,你也不擔心我是不是冷了熱了餓了。”

穆青衣清俊笑道:“你冷了會穿衣服,餓了會吃飯,她不會,我自然要多照顧她。”

書童憤憤道:“人不如石頭,您就跟這塊石頭過吧。”

一個和尚,一個書童,一塊玉石,他們便這樣行走了數年。

這幾年,玉石内的金光已經由原本的螢火大小變成了拇指蓋大小,她最喜歡在金光裡打瞌睡,懶洋洋的,像是曬太陽一樣。

最後一次清醒,見到穆青衣時,他已經油盡燈枯。

第212章

隻盼畫中女娘真的存在

長歌清醒時,穆青衣已經油盡燈枯,伏在桌案上寫着最後一卷醫經。山間的荒廢的道觀被收拾的幹幹淨淨,原本是打算長住的。

書童躲在門外偷偷流淚。

穆青衣咳的劇烈,放下筆,撫摸着陪伴了他數年的玉石,喃喃自語道:“你到底是誰?”

長歌碰觸到他枯瘦如柴的手指,目光氤氲,低低說道:“故人。”

是他以血喂養了一世的故人。事到如今,她終于明白玉石内的金光,就是他為她積攢了兩世的功德,也明白尋鶴道人所說的話,她若活,他會付出無法想象的巨大代價。

逆轉生死,天道不容,需以命換命,攢十世功德。十世的穆青衣才換一個秋長歌!所以她得以重返人間,是因為他嗎?

這便是尋鶴道人想讓她看到的後續結局嗎?

長歌伸手摸了摸冰涼的面頰,指尖沾了濕意。神魂也會流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