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登基第二年春,消息如雪花般從九洲各地湧入泉城。
高祖陛下秋慕白于除夕晚宴上,設下血宴将十大世家之一的範家連根拔起,鮮血染紅了帝宮的溝渠。
除去一直扶持皇室的崔家,被帝王扶持的新貴趙錢李三家,在盛京屹立不倒成為新帝寵臣的蕭家,昔年的百年世家隻剩下謝氏、太原王氏和吳郡陸氏。
除了謝氏,王氏和陸氏早就向新帝表了忠心,然而被殺的血流成河的範氏也正是因為表了忠心,沾沾自喜地前去了盛京,然後全族都成了刀下亡魂。
王氏和陸氏,包括其他幾世家都戰戰兢兢,覺得這刀怕是遲早要落下來。如今的新帝可不是前朝末帝那樣和善的人,那是真正的殺神轉世。
于是王氏和陸氏一起向謝景煥抛了橄榄枝,說要讓家中的子弟來泉城遊學,讓他代為關照。
所謂的遊學是假,過來打探虛實,有意聯姻是真。
陸氏和王氏打了兩手算盤,讓族中最有出息的子弟去泉城遊學,然後看看盛京的反應,如果盛京那邊依舊放任不管,那謝氏必是掌握了新帝天大的把柄,或者是擁有一道免死金牌,那麼他們就要果斷下手跟謝氏聯姻,以求自保。
若是盛京那邊大怒,他們也不慌,隻說是年輕子弟出門曆練遊學,然後火速跟謝氏斷絕往來。
于是陸氏和王氏的信件派人送到泉城時,兩家遊學的子弟已經到了泉城門外了。
這是掐準了時間,故意不早不晚地将信件送到,如此一來,泉城也來不及關閉城門,避而不見了。
謝景煥收到消息時,王氏和陸氏各自帶了一隊族中子弟到了泉城,來人中除了王陸兩家,還有附庸于他們的小世家,選的都是最貌美出色的年輕子弟,七女四男,以及一大幫子的丫鬟随從。
一行人浩浩蕩蕩地進了泉城,遊學。
*
王氏和陸氏兩隊人馬中,帶頭領隊的分别是王氏的三娘子王惜弱和陸氏的四郎君陸峥。
同為世家貴女,王惜弱自認為才情美貌不輸給謝書,但是她年紀比謝書小了兩歲,等謝書美名傳遍九洲,謝氏又力壓了王氏一頭,所以這九洲第一美人也就沒她什麼事情了。
這年頭就算評選第一美人,隻要不是那種美的驚天動地的,都要看背後世家大族的勢力。謝書心機深,手段又厲害,于是她王惜弱就算再美,名氣也終究弱了很多。
之前有謝書壓在她上頭,九洲的世家子弟都對謝書趨之若鹜,王惜弱一直沒有相看到滿意的世家子弟,本想着謝書既然嫁入了晉國公府,那她就入宮當太子妃,無論如何都要壓她一頭,出一出這麼多年來的惡氣。
結果太子選妃的那年春天,她人都到了盛京,突然被告知昭和太子不選妃了?就連崔家娘子都沒能入宮。她在盛京挑了一圈,發現昭和太子不選妃還是個病秧子,晉國公勢大,但是秋慕白娶了謝書,最最出挑的九洲第一風雅郎君據說跟一位南疆女私定了終身。
那個南疆女這一年來光彩耀世,壓的謝書灰頭土臉。
她遠遠見過一眼,然後立馬就啟程回了太原,這南疆女長成那樣,她想挖她的牆角搶九洲第一世家郎君,那是絕無可能的。
因在盛京見過了那樣多的俊朗世家子,等回到太原,王惜弱看着本地這些歪瓜裂棗們,便毫無興趣,于是這婚事就一再耽擱了。
為此她被她娘罵的狗血淋頭,說她毫無心氣手腕,白瞎了王氏女的身份。
她完全一副躺平任嘲的模樣,隻是才過了兩年,九洲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今回頭再看,她驚出了一身冷汗,慶幸當年自己抽身離開盛京,做出了最正确的決定。
昭和太子登基不足一年就亡國身死,崔家倒戈新帝,昔日盛傳要入住東宮的崔九娘被崔家當做一個物件送往了帝宮,據說日子并不好過。
也是,待在秋慕白那種暴戾帝王身邊,誰的日子能好過?謝書挑來挑去,算是押中了寶,但是據說新帝真正愛的是那個南疆女,為此不惜滅了風氏滿門,隻留下一個出家為僧的風笑廉來堵世人的嘴。
至于謝書,不過是皇宮裡一件華美的擺件罷了。
想當年她看中的那些世家郎君,風眠洲生死不知,風家滅門,昭和太子亡國身死,秋慕白暴虐成性,原來有時候誰都不選,才是最後的赢家。
若是她當時非要趟這趟渾水,死的就是她了。
如今王家想将她送到盛京去籠絡新帝,王惜弱内心是不願意的,于是慫恿着父親跟謝氏結盟,想着這一趟帶着王氏子弟來泉城,無論如何都要跟謝氏聯姻,免得她日後要陪伴在一個暴君身邊。
這暴君真是想一出做一出,範氏明明已經投誠表忠心,結果還是被他殺的血流成河,她要是進了盛京,那就是羊入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