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給他寫了四個字,其實關鍵的就是那一個字,那個“自”字。
自,就是自己。
你自己生活。
你自己讀書。
你自己修行。
你自己吃好喝好。
陳長生靜靜想了會,不再多想,将紙條收進袖中,站起身來,走到書架前開始尋找《洗髓論》封底名錄上的那四十九本書籍。一面尋着,一面想着先前霜兒丫環說的話,眉頭忍不住皺了起來,手指在書冊間移動的速度也變得慢了起來——真的隻需要十天就能把這麼多書看完一百遍?那究竟是怎麼看的?
《洗髓論》是修行總論,封底的四十九本書才是真正的學習對象,學生要用這些書裡的知識與智慧,開啟自己的心智,固化對世界的認識,從而強大自身的神魂。
這是純粹精神方面的修行——自天書降世,人類開始修行,最初凝神這一步都是采用這種方法。或者是因為無數前賢總結出來,這種方法最有效率,成功率最高,或者是因為文字是思想的唯一載體,那麼想要用前人的思想來幫助自己的思想變成力量,自然也要通過文字這種橋梁。
既然用的是這種方法,那麼《洗髓論》備注裡的四十九本書,自然是人類社會公認最能夠幫助凝結神識的四十九本書,自一五八二年國教審定具體書目後,便再也沒有改變過。
陳長生在書架旁行走尋找,饒是他對藏書序列異常熟悉,也用了足足半個時辰才把那四十九本書找齊,然後全部搬到了窗旁的地闆上,按照順序排好。
他沒有馬上開始閱讀,而是到百花巷裡去吃了頓菜湯泡飯,又在密樹搭簾的湖畔草坪上休息了半個時辰,直到神滿意足,才重新走回藏書館,拾起第一本書開始閱讀。
先前尋書的時候,他已經通過書名确定這些書籍自己沒有看過,稍許有些遺憾之餘,也很好奇,這些書籍究竟寫的是什麼内容,居然能夠幫助人類凝結神識。
他拾起的第一本書叫做《樸門初解》,他确認自己沒有看過這本書,所以當他掀開這本書,看見有些眼熟的那些語句後,他以為自己是不是眼花了,就像在天道院考試裡一樣。
這本書很薄,他卻覺得有些重。他怔怔地看着書上的那些内容,有些惘然地發現,自己早在四歲的時候,就已經看過這些内容,更準确地說,這些内容他早已倒背如流。
隻不過在西甯鎮的舊廟裡,這本書叫《抱樸經》。
他有些意外,因為仿佛回到了天道院的考核現場。他本以為那樣的好事,不可能一直出現,沒有想到真的再次出現,這讓他有些恍惚,過了段時間才醒過神來。
醒過神後,他很快翻開了第二本書。
這本書的名字叫做:《天書陵贊賦合集》
像清風拂書一般快速掀動書頁,他很快便确認這本書自己也看過,那些前賢觀天書陵之後的贊美詩賦,都在自己的腦海裡,隻不過五歲的時候在西甯鎮舊廟裡讀這些詩賦時,那個集子的名字叫做《詩華錄》。
陳長生沉默片刻,翻開了第三本書。
依然如此。
這本書他同樣也看過,隻不過和小時候看的名字不同而已。
第四本書,第五本書……他把四十九本書快速浏覽了一遍,确認這些書自己都看過。
又這樣嗎?
這還算驚喜嗎?陳長生重新拾起《洗髓論》,沉默了很長時間,在心裡默默想着,唇角不知何時已經揚起,眼睛眯起像是星河在流瀉,盈盈地滿是笑意。
他想起霜兒離開時說的那句話。
“修行,沒那麼簡單。”
他擡頭望去,隻見藏書館門口光影斑駁,清風徐來,卻已無人影,不禁有些怅然若失——如果那小姑娘還在,他真的很想告訴她,自己似乎真的可能比你家小姐更快凝聚神識。
但他馬上又想到,徐有容将四十九卷書讀百遍見真義,凝聚神識成功的時候才四歲,剛剛生出的那點驕傲心思頓時消散,自嘲一笑,心想真沒什麼意思。
接下來的事情,便是用《洗髓論》上面的方法,将這四十九卷刻在腦海裡的文字以及文字附帶的信息,盡數轉化為自己強大神魂的養分,然後一舉凝結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