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10頁)

  接下來的事情,便是用《洗髓論》上面的方法,将這四十九卷刻在腦海裡的文字以及文字附帶的信息,盡數轉化為自己強大神魂的養分,然後一舉凝結神識。

  換作任何人,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大概都會向下繼續。但陳長生看了一眼天光,發現日頭已然西移,暮色漸濃,竟将《洗髓論》放下,收拾好地闆上那些書籍,走出了藏書館。

  吃晚飯的時間到了。

  ……

  ……

  因為要吃晚飯,所以可以無視眼前觸手可得的改變命運的機會。如果說這是自律,這自律未免也太嚴苛殘酷了些,更像是某種自虐,但也可以說是某種自信,因為他相信那機會不會溜走。

  從天道院的入院考核,到今天這四十九卷書籍在腦海裡的再次發現,陳長生已經能夠确定一些事情——師父早就已經為他打好了修行的所有基礎,師父果然不是一個普通的道人。

  修道之路漫漫修遠,而他和餘人師兄自幼苦讀道藏,萬卷書盡在胸臆,便等于他比别人已經提前出發了很久,他已經走了萬裡路,那麼他理所當然地會比别人先到達彼岸。

  陳長生向來很自信,現在确定了這些事情,更加自信。此時暮色漸濃,殘陽漸沒,但他更加開闊的心胸裡,正有一輪紅日冉冉升起,哪裡還會擔心前路黑暗?

  吃完晚飯,他再次回到藏書館裡,燒了壺開水,沖了杯在百花巷裡買的花茶,盤膝而坐,靜心片刻,目光在那些排列整齊的四十九卷書籍上緩緩掃過,最終落在《洗髓論》上。

  書裡的那些文字,從他腦海的最深處浮起,從他幼年的記憶裡回來,變得異常真切,然後漸漸釋放出某種氣息,依循着《洗髓論》第一篇的方法,在他的思想世界裡不停交融。

  很多年前在舊廟裡,他已經完成了啟智,此時他要做的事情是固識。

  他閉着眼睛,靜靜地思考,然後漸漸忘記思考。

  所謂明心見性,其實沒有這麼複雜。

  隻是融彙貫通四字罷了。

  時間漸漸流逝,藏書館外的濕地裡,不知何時響起了蛙鳴。

  明明還是早春。

  夜色漸濃,繁星漸明,京都裡人聲喧嘩。

  一個人的國教學院還是那樣安靜。

  藏書館裡的油燈很微弱,卻似乎永遠不會熄滅。

  忽然間,館裡響起嗡的一聲輕鳴。

  這聲音來自天地之間。

  有風盈繞樓間。

  陳長生睜開眼睛,眼神有些惘然,然後漸漸平靜,最終被喜悅塗滿。

  一天一夜時間,他凝結神識成功。

  修行,原來就是這麼簡單。

第23章

星之海洋

  陳長生順利地踏上了修行的道路,沒有任何故事裡常見的困難。如果讓别人知道,一定會百思不得其解,他自己反而不覺得有什麼,尤其是在确認師父讓自己背的三千道藏意味着什麼之後。

  當然,這終究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能夠凝神,便能夠定星,能夠定星,便能夠引星光洗髓,能夠洗髓便能夠坐照自觀,能夠坐照自觀,就能夠心意通幽,明天地造化,能夠通幽,便能夠聚星于體,百病不侵,能夠聚星便能夠從聖而行,禦風萬裡,最後方能神隐于天地之間,不在命輪之内,或者那時就不需要逆天改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