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8頁)

  莊換羽在遠處微諷說道:“矯情。”

  鐘會沒有說話,身旁一名槐院少年書生冷笑說道:“裝什麼裝?就算你了不起,何至于非要坐在這裡羞辱大家?”

  陳長生沒有理會這些議論,對唐三十六等人說道:“今天的晚飯,看來要你們自己做了。”

  ……

  ……

  就像聖後娘娘說的那樣,一日看盡前陵碑,隻有周獨夫真正地看懂了那些碑。除了天賦與悟性,最重要的是性情。周獨夫狂傲嚣張,為了問個究竟,哪怕把天穹掀開又如何?陳長生哪有這樣的氣魄?

  然而她不知道,陳長生的性情雖然平穩,但非常在意順心意。他想要問個究竟的渴望,或許表現出來的很淡然,實際上同樣強烈,如野火一般。

  當他在照晴碑前再次坐下的消息傳到京都後,所有人都傻了。

  聖後娘娘很長時間都沒有說話。

  ……

  ……

  有人想看看陳長生到底在弄什麼玄虛,卻被年光逐走,不讓他們打擾。

  唐三十六提着食盒,給他送來了晚飯。

  陳長生繼續觀碑。

  他看星光灑落,石碑如覆雪一般。

  他想起荀梅筆記裡的一句話,又想起入天書陵之初,苟寒食說過的一句話。

  天書碑是某個世界的碎片。

  既然這些天書碑曾經是一體的,那麼單獨去解每一座碑,是不是錯的?

  是不是應該,把這十七座碑聯系在一起理解?

  他靜靜看着廬下的照晴碑,卻仿佛同時看着折桂碑、引江碑……

  十七座石碑,同時出現在他的眼前。

  ……

  ……

第228章

應作如是觀(下)

  千年之前,世間本沒有前陵十七碑的說法,後來忽然出現,自然有其意義,陳長生現在要做的事情,便是找到這個意義。當然他也想過,這個意義極有可能随着那塊遺失的天書碑消失,再也無法找到,但如果他現在明明已經知道自己解開天書碑的過程并不完滿,卻連試着尋找失去的那一部分的舉動都沒有,那麼他的心意上的殘缺将永遠無法補足,這是他無法接受的事情。

  照晴碑、貫雲碑、折桂碑、引江碑、雞語碑、東亭碑……前陵十七碑,同時出現在他的眼裡。

  他的視野正中是照晴碑,其餘十六座天書碑在四周,不停地移動,試圖組合在一起。隻是那些碑文是如此的玄妙複雜,那些線條是如此的繁複難解,線與線之間沒有任何天然存在的線,痕迹與痕迹之間沒有任何可以尋找到的痕迹,無論他如何組合,都看不到任何這些碑文原本一體的證據。

  他甚至有種感覺,就算那塊斷碑複原如初,然後讓自己看到上面的碑文,依然無法将所有碑文拼起來。

  數百年來,始終沒有人發現前陵十七碑的玄機,或者已經說明他的嘗試必然徒勞,他靜靜地坐在碑廬外,不知何時已經閉上了眼睛,十七座天書碑依然在他的識海裡不停快速移動組合,沒有一刻停止,這讓他的神識消耗的越來越快,臉色越來越蒼白。

  天書陵外的世界同樣安靜,京都裡的萬家燈火已然熄滅大半,隻有那些王公貴族的府邸以及皇宮、離宮這兩處最重要的地方還燈火通明,陳長生決意重解前陵碑的消息,讓很多人無比吃驚,即生嘲弄,也讓有些人徹夜難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