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1頁)

  凡走過,必留下痕迹……不,那是文章家虛妄而微酸的自我安慰。

  雪雁飛過青天,根本留不下任何痕迹,所謂的雪線,其實隻是眼中的殘影。

  這些線條指向、說明的對象究竟的是什麼?

  雪線指向和說明的對象,是線最前端的那些雪雁。

  這些線條指向和說明的對象,是線頭。

  如果沒有線頭,那便是線條相交處。

  簡單些。

  陳長生盯着那幅無比複雜的圖案,再次對自己說道。

  十七座碑疊加在他的眼前。

  碑體最先消失。

  現在消失的是線條。

  越來越多的線條,在他的眼前緩慢地消失,不停地消失。

  越來越多的空白,在他的眼前緩慢地出現,不停地出現。

  十七座碑消失了,碑上的線條也消失了,新的圖案産生了。

  ——那是無數個孤立的點。

  陳長生很确定自己沒有看過這幅圖案。

  但不知道為什麼,他覺得有些眼熟。

  ……

  ……

第229章

初見真實

  十七座碑,成千上萬道線條,無數個點,沒有任何規律,看上去就像是墨如雨落白紙上,誰都不可能看過的圖案。那麼為什麼會覺得眼熟?陳長生默然想着,總覺得這幅圖給自己的感覺,就像是經常見到,但卻從來不曾真的仔細看過,究竟是什麼呢?

  碑文已經簡化成了無數個點,識海裡那張無形的紙上隻有無數個點,怎麼看都隻有點。

  點,點,點點……繁星點點?

  即便還在自觀,他都仿佛察覺到自己的唇變得有些幹。

  因為緊張。

  前陵天書碑組成的這幅圖……有可能是星空嗎?

  下一刻,他對自己的推測生出強烈的不自信與懷疑。因為他此時眼前的點數量太多,甚至要比夜空裡的星辰數量還要多。如果說,前陵的天書陵真的與星空之間有某種聯系,那麼反而是星空要比碑上的圖案更加單調。

  按照最簡單的邏輯去推論,沒道理用一個更複雜的圖案去描述更簡單的事物。更重要的原因是,如果前陵天書碑真的是在描述星空,再沒有辦法進行簡化。除非,這些天書碑描繪的是很多片星空。

  可是,世間隻有一片星空。

  陳長生沉默了很長時間,然後把思緒向前倒推了片刻,一些線條緩慢地重新在那些點之間顯現。如果那些線條用來描述點的運行軌迹,圖案上看似無數的點,實際上是一些點在不同時刻的位置,那麼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