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3頁)

  但這名劍客的震撼與贊美并不是由此而來。

  真正讓他震撼的,是教伏新知劍法的那個人。

第480章

劍從口出(四)

  這名劍客是通幽中境,按道理來說,對上一名坐照境的年輕人,随意一劍也可以把對方擊垮。但伏新知的第一劍來得太快,竟讓他不得不先用了守勢。而就在他準備轉守為攻的時候,伏新知的第二劍便到了,依然很快。

  能夠這麼快,說明伏新知的兩劍之間,沒有任何凝滞的地方。

  而鐘山風雨劍的第一式與第五式,按道理來說,很難聯在一起,更沒可能如此順暢。

  問題就在于,他的劍把伏新知的劍,震到了斜上方。

  便是那個位置,正是那個角度,才能讓伏新知的兩劍聯的快如閃電。

  他見過鐘山風雨劍,但他從來沒有想過,鐘山風雨劍能夠這麼用。

  更令他感到震驚的,是伏新知的第三劍與第四劍。

  那兩記劍招,是國教真劍。

  由鐘山風雨劍轉國教真劍,為何也能轉的那般順暢?甚至給人一種妙到天成的感覺?

  明明不是一套劍法,為何卻仿佛是那些劍道大宗積千年底蘊創造出來的連環劍?

  對這名劍客來說,這四劍實在是太妙了,也太可怕了。

  他很清楚,如果不是伏新知的境界遠遠不如自己,自己還真不知道該怎樣應對這四劍。

  換個說法,那就是伏新知如果能夠破境通幽,哪怕比他差整整一個層次,也可以用這四劍威脅到自己。

  這樣的四劍,當然不可能是一個初入國教學完的州郡新生能夠想出來的。

  而先前伏新知劍招變化時,看似對局勢無比精确的推演預判,更明顯是有人提前已經替他設計好的。

  誰能提前就算到今天這場對劍的所有細節,并且給出如此完美的解決方案?

  那名劍客想到世間居然有這樣的人,便覺得渾身寒冷,又渾身發熱。

  他想到有人竟然能在劍道上走到這一步,便興奮到了極點,恨不得這時候就去痛飲一番!

  “這……是陳院長的劍法?”他看着唐三十六顫聲問道。

  唐三十六說道:“是的。”

  那名劍客沉默了很長時間,才從震驚裡平靜了些,感慨說道:“我聽過去年青藤宴上他與苟寒食論劍的故事,每每聽到那些細節,總覺得是講述者言過其實,太過誇張,畢竟當時他還隻是坐照境,現在我才知道,原來劍之一道,真有生而知之者。”

  聽着這番話,唐三十六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去年青藤宴上的那畫面,同樣很是感慨,說道:“不要說你不信,當時他說劍招,我負責出劍,可在出劍之前我也不相信他能夠幫我戰勝七間,可是……那個家夥就是做到了。”

  那名劍客再次感慨說道:“這等劍道天賦,真是令人驚歎。”

  “你的贊美,我會轉達給他,不過,他肯定不會承認自己是個劍道天才……”

  唐三十六說道:“他隻會說自己不過是比較勤奮努力,記性比較好罷了。”

  那名劍客聞言怔住,心想這等劍道天賦便是瞎子都能看出來,如何能夠否認……不知該如何言語。

  “我也覺得他說這話時的模樣很欠扁,嗯,比有時候的我還更欠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