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生和徐有容之間有婚約在身,或者如傳聞所說,那份婚約已經被教宗陛下強行解除,但這都不能改變他們的關系。
他們本是未婚夫妻,本應是一對夫妻。
這說來有些令人感慨。去年秋天,京都裡的人們還因為這份婚約圍攻國教學院,把陳長生罵的像條狗一般,甚至還發明了專門的諺語,然而僅僅一年之後,京都裡的人們便改變了态度,他們更希望看到這門婚事能夠成功。因為在他們看來,陳長生已經完全能夠配得上徐有容,而且他是周人——徐有容嫁給秋山君,還不如嫁給他。
洛河兩岸的人們在想些什麼,在等待着什麼,陳長生和徐有容不知道,大概也不會在意。
他們隻是隔着風雪平靜對視,沒有開口說話。
很長時間都沒有說話。
直到最後,他和她都沒有開口說話。
奈何橋的寂靜,最終沒能被打破,隻是被一個動作驚醒。
徐有容伸手握住了劍。
她用的劍當然不是普通的劍,是一把名劍。
聖女峰的齋劍,時隔數百年,終于重新回到了當代聖女的手中。
握着劍柄的她的手很白,勝雪三分。
陳長生沒有注意這點,隻是看着她的眼睛,然而卻發現怎樣都無法與她的眼神接觸。
帷帽垂落的那些紗似乎有些古怪。
徐有容将齋劍從鞘中抽出。
一聲劍吟起于奈何橋,向着洛水的上下遊飄去。
平靜的水面生起了漣漪,然後水浪變成為波濤,不停拍打着船首與兩岸,嘩嘩作響。
同時,陳長生的識海裡也生起了無數波濤。
第514章
天音落
沒有任何開場白,沒有交談,沒有鋪墊,沒有風雪驟疾。
這場萬衆矚目的戰鬥,以如此平常無奇的方式直接開始。
徐有容拔劍的速度很慢,仿佛被分解成了無數個動作,然後重新組合在一起。
在齋劍出鞘的過程裡,附着真元的劍身與劍鞘不停地互相撞擊,發出無數聲劍鳴,合在一處便是一聲悠長而滄桑的劍吟。
劍還沒有完全出鞘,但已經出劍。
她的劍便是奈何橋上的這聲劍吟。
劍吟入耳,直進陳長生的識海,看不見卻能感受得非常清楚。
洛河兩岸的民衆都聽到了這場如浪般的劍鳴,大船上一些境界低微的諸院學生,受到了這聲劍鳴的影響,臉色瞬間變白。
“南海劍吟。”淩海之王看着奈何橋上的徐有容說道:“萬道風浪随劍起,聖女去年于南海靜修,果然有所參悟。”
茅秋雨在旁沒有說話,隻是微微皺眉。
聽着飄蕩在奈何橋上的這聲劍吟,唐三十六和折袖神情微變,徐有容尚未真的出劍,便已有如此聲勢,陳長生能應付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