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3頁)

  唐三十六站在窗邊,看着他走出小樓,走進湖畔的冬林,過了會兒,看着他越來院牆,就此消失不見,忍不住微微皺眉,心想如此小心謹慎,行蹤如此隐秘,你究竟是要去辦什麼事?

  走過寒冷的冬林,越過承雪的院牆,壓低笠帽,彙入街上的人群,向着雪雲那面黯淡的日頭,沒有走多長時間,便來到了西城一條很尋常的巷子裡,巷子很短,但地理位置極好,不遠處便是離宮,所以有很多食肆酒家。

  這條巷子便是紙條上寫的福綏路。

  陳長生站在巷口,低頭看了看身上,确認一切都很妥當,稍微放松了些。

  他身上穿的普通衣衫,但洗的很幹淨,先前在國教學院裡,他把自己也洗的很幹淨。

  在奈何橋上,她的指尖在他的眉心留下了一滴血,就如離開周園之後确認過的那樣,現在他的血已經沒有了味道,連續洗了三遍之後,更沒有殘着什麼味道,他的身上現在隻有清新的淡淡皂葉味。

  他的黑發束的很緊,有些微濕,沒有全幹,被深冬街巷裡的風吹着,最表面凝出一層淺淺的霜。

  就像他這時候的心情。

  ……

  ……

第524章

請假舉個手

  陳長生走進了巷子。過了會兒,他又從巷子裡走了出來。他站在巷子口,顯得有些茫然——因為他在巷子裡來回走了兩遍,看到了好些家食肆,卻沒有看到紙條上說的什麼豆花魚。

  那就等着她來?他站在巷子口,忽然生出一種想法,莫不是她為了懲罰自己的愚蠢,所以故意戲弄自己?是的,應該便是這樣吧,不然為什麼會在紙條上留下一個并不存在的地址?

  他的心情有些複雜,天上飄落下的雪漸漸變得大了,街巷裡的行人紛紛走避離開。今天因為離宮裡的那場盛宴,很多人都去了神道處看熱鬧,福綏路裡的酒家食肆生意遠不如平日,這時候顯得愈發冷清。

  他沒有離開,就在落雪的巷口等着。

  ……

  ……

  離宮的神道兩側懸着明燈,雪花飄飄落下,等着看熱鬧的京都民衆稍微少了些,那些堅持下來的人,看着來自各王公府邸、諸殿的華貴車辇魚貫而入的陣勢,還是覺得此行不虛。今夜設宴的光明正殿裡,已經站滿了教士、大臣還有諸殿諸院的人們,而光明正殿背後那座清幽的殿宇裡,依然像平日裡那般安靜。

  教宗今天要參加這場夜宴,身上的麻衣已經提前換好為神袍,右手舉着瓢,正在向盆裡的青葉澆水,看着青葉現在生長的越發茁壯,老人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取過盆邊擱着的軟毛巾輕輕擦拭了一下雙手。

  陳長生前幾次來離宮的時候,已經注意到這盆青葉的變化,他不明白,既然青葉世界和周園一樣,都是穩定的空間碎片,無法變得更大,那麼教宗如此細心呵護其成長,難道隻是為了讓進入青葉世界的門變得更穩定?還是說随着盆青葉的茁壯成長,青葉世界與本原世界之間的那扇門會變得越來越大?如果是這樣,教宗為什麼要讓青葉世界的門變大?

  “這件事情終究太大,陛下您不需要再思考一下?”

  茅秋雨靜靜站在教宗的身後,神态很恭敬,雙袖上沒有絲毫顫動。

  教宗放下毛巾,微笑着說道:“聽你轉述奈何橋一戰,我發現這孩子比我想象的還要更加可靠,你也說過,單以潛質與前途論,真的再難找到比他更好的對象,既然如此,我把國教傳給他,也能放心。”

  茅秋雨沉默了會兒,說道:“陛下所言甚是,隻是淩海與司源二人畢竟修為資曆都遠在陳長生之上,而且他們當年也是得到過您的悉心培養,我想,他們應該很難接受這件事情。”

  教宗走回台上,從琉璃座上取下神冕戴到頭上,卻沒有拿起那根代表着國教權力的神杖,緩聲說道:“就算是我自私吧,畢竟國教正統的傳人現在就隻有這個孩子,而且他将來會面臨人世間最艱難的選擇,最惘然的無措,最徹骨的悲郁,那麼這個名份,就算是我提給施予他的安慰,也是國教應該給他的報酬。”

  說完這番話,他緩緩轉身,向着那面冰冷的石壁走去,随着腳步前行,石壁緩緩開啟,放出無限光明。

  ……

  ……

  這是一顆曾經在甘露台邊緣照亮京都的夜明珠,因為歲月風雨的緣故漸漸變淡,所以被取了下來,擱在皇宮一座宮殿裡做照明之用,雖然這顆夜明珠已經不像最初那般光彩奪目,但對書桌上的奏折來說,依然無比光明。

  聖後娘娘正在批閱奏章,同時聽着殿裡回蕩的那些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