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變化,他總會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如果王破在洛水上被鐵樹殺死,這場勝利或者可以稱為完美。
“這并不是我設計好的局面,我也不能掌握所有的事物,畢竟我不是神明,也不是太宗皇帝。”
商行舟否定了餘人的想法,說道:“今天更像是一堂課。如果陛下您想成為太宗皇帝那樣偉大的人,帶領人族走進無比光明的未來,就必須學會順流行舟——再如何厭惡那些觀刑喝彩、愚蠢白癡的民衆,依然要說服自己,真的相信他們是真正的汪洋,學會如何帶領他們,如何欺騙他們,如何借助他們的力量,破浪前行。”
餘人無法完全理解這些,他這時候也并不是很關心這些,他隻關心一件事情。
他用手比劃道:“師父,您真的不喜歡師弟嗎?”
商行舟想了想,微笑說道:“是的,我不喜歡他,我很想他死,或者說,我希望他從來沒有活過。”
……
……
第725章
加冕
誰都知道,商行舟不喜歡他的學生陳長生。
至于原因,餘人和陳長生自己大概猜到了一些,并且正在猜到越來越多。
但對于西甯鎮舊廟以外的世人,這始終是一個非常難以理解的問題。
從個人情感角度出發,商行舟把陳長生從小養大,哪怕這一切都開始于一場陰謀,對他來說,陳長生也應該要比别的人更值得信任,即便從人生理想角度出發,商行舟想要讓人族獲得空前的大一統,從而戰勝魔族,可是支持牧酒詩成為教宗、從而與大西洲結盟,這其實并不見得比陳長生登上教宗之位、朝廷獲得離宮的全力支持更好。
沒有人能夠理解商行舟的想法,就連教宗陛下的推測也站不住腳,在晨光中的天書陵擦肩而過後,這一切就這樣順其自然地發生了,不過在随後的很多故事裡,商行舟沒有明确地表示過,他想要陳長生去死,哪怕這是一個天下皆知的秘密,可終究沒有能在紙面上,沒有付諸行動。直至今夜商行舟對餘人承認,他才第一次向天地表明意圖。
星空頓時黯淡,無形的殺機籠罩了京都。
陳長生的生死,取決于自己的努力,取決于商行舟的态度,現在也與另一位偉大人物的生死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
離宮早就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教宗陛下不會允許商行舟對陳長生有任何不利。
問題在于,教宗陛下還能活多少天呢?
那夜的離宮,終究沒有出任何事,被微雪與碎雲撕裂的星光,落在牧夫人的衣衫上,美麗的仿佛并非真實。
淩晨将至的時候,商行舟終于離開了皇宮,來到了離宮那五座清美神聖的舊寺灰檐之間。
在他正式出現之前,牧夫人已經帶着滿天的雪與星光離開。
教宗陛下之外,離宮永遠隻會允許一位聖人進入,不然對國教來說,那便意味着戰争。
當夜,商行舟與教宗進行了一場很長時間的對話,大概也是他們人生裡的最後一場對話。沒有任何人知道他們談了些什麼,朝廷與國教之間是否達成了某種協議,但從第二天開始,一陣溫暖的春風便提前降臨了京都,一種名為和解的氣氛漸漸彌散開來,折袖和莫雨被帶出了大理寺,前者被軍部直接派人送回了北方,後者回到了桔園,暫時被監視居住。
依然還是寒冬,所謂春風,自然虛妄,誰都知道,這種局面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也随時有可能戛然而止。
誰也不知道教宗陛下還能活多少天,也不知道教宗陛下回歸星海之後,商行舟還會不會遵守那夜對話裡的承諾。
京都的氣氛漸漸變得緊張起,很多人仿佛已經提前看到了那場狂風暴雨,不,隆冬時節,應該會是一場暴雪。
就在不安與期待裡,新年近了,京都落了一場大雪,街道與建築盡數變成白色,很是好看。
風雪裡的離宮,更是美麗。
陳長生扶着教宗陛下,走出了那間幽靜的偏殿,來到了宮殿群中間最大的那座廣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