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第2頁)

  這句話裡隐藏着很多深意,白石道人微微一笑,沒有說什麼。

  淩海之王看了他一眼,說道:“汶水城從來沒有遇過戰火,為何唐家如此警惕小心,甚至不惜嚴重超越規制設置神弩陣法,還養了這麼多私兵?難道說……他們想反?”

  這句話的意思更加明确,白石道人斂了笑容,還是沒有說什麼,因為他不知道該如何接話。

  ……

  ……

  兩千護教騎兵護送着三位國教巨頭來到了汶水城。

  他們的理由非常充分,因為要保證教宗陛下的安全。

  誰都沒有辦法說什麼。

  但是沒有人會忘記這件事情裡的關鍵之處,那就是離宮并沒有事先通知汶水城。

  不問而取是為偷,不問而至是為襲。

  兩千護教騎兵突然出現在汶水城外,如雷般的蹄聲撕裂晨光。

  雖說沒有出事,但整個汶水城在那天清晨,都感到了緊張與不安。

  千年之前,魔族大軍南侵,把洛陽城圍了很長時間,前鋒離京都隻有三百餘裡,卻從來沒有打到過汶水城。

  再往更久遠些的曆史裡望去,群雄争霸的混亂年代,大陸處處烽煙,民衆流離失所,千裡焦土,卻唯獨汶水城沒有受到過任何攻擊,就這樣安安靜靜地注視着天下的動蕩。

  無數年來,這是汶水城第一次親眼看到軍隊。

  國教這麼做究竟是什麼意思?向唐家和朝廷示威?擔心教宗的安全?又或者是想要恐吓汶水城裡的某些人?

  身為欽差的中山王離開松山軍府後,沒有即刻回京,而是代表皇帝陛下巡示北方諸軍府,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正在擁藍關,第一個想到的問題不是這些,而是國教中人居然沒有去蔥州?

  那日淩海之王等三位國教巨頭,帶着兩千護教騎兵,以雷霆之勢殺到松山軍府,借着教宗遇刺一案,極其強硬地奪走了松山軍府神将的位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來的太過突然。

  那兩千餘騎國教騎兵一直駐紮在浔陽城周邊,去往松山軍府的路途上多是荒原,能夠瞞過朝廷的視線可以理解,問題是那三位國教巨頭何時出的離宮,京都方面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

  朝廷自然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三位國教巨頭帶着兩千國教騎兵離開松山軍府後,行蹤一直在大周軍方的掌控之中,所有人都知道,他們正在向蔥州軍府前進。

  這也是朝中很多人都預料到了的事情。

  國教擺出如此大的陣勢,自然不可能隻為了松山軍府這一個位置。

  蔥州軍府偏西,條件艱苦,又極其重要,最關鍵的是,這裡是薛醒川當年崛起的地方,即便他已經死去了三年時間,朝廷進行了多次肅清,依然不可能把他的影響力完全清除。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蔥州軍府都應該是國教的下一個目标。

  誰能想到,三位國教巨頭和兩千名護教騎兵,竟是連夜翻越了那片死氣沉沉的石山戈壁,突然出現在了汶水城外!

  國教方面究竟想做什麼?難道那位年輕的教宗陛下真的發了瘋,準備屠汶水?

  中山王終于開始思考這些事情,神情越來越冷峻。

  他根本不會相信這種荒誕的推論,因為他很确信,那位年輕的教宗陛下做不出來這種事情。

  而且兩千騎兵就想屠汶水?這也太過低估教宗陛下的智商和唐家深不可測的實力了。

  便在這時,軍府外的街道上忽然響起一陣歡呼聲。

  中山王微微皺眉,問道:“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