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第7頁)

  作為場間對危險感知最敏銳的兩個人,折袖和南客第一時間感覺到了這名老者的可怕程度。

  淩海之王的臉色也變得異常凝重,沉聲說道:“半步神聖!”

  如果不是苔所裡有畫像,他甚至會以為這位老者便是教宗要見的唐老太爺。

  這位老者的境界着實有些深不可測。

  陳長生等人并不知道,這位是唐家碩果僅存的三名老供奉之一,當年天書陵之變,在那般重要的時刻,這位老供奉一直随在唐家二爺身邊,可以想見他在唐家的地位和實力。

  然而,這位境界已經半步神聖的老供奉,今天在唐家老宅隻是位引路者。

  汶水唐家的隐藏實力到底有多深?

  到了此刻,淩海之王才發現,世人對唐家的想象哪怕再如何誇張,似乎都依然不及事實那般驚人。

  他生出很多警惕,很擔心陳長生此行的安全。

  然而,無論是他還是折袖、南客都沒能跟着陳長生走進唐家老宅。

  因為那位老供奉面無表情地看了他一眼。

  然後,陳長生搖了搖頭。

第835章

老宅古井,鹹菜清粥

  迎面是一道很簡陋的木門。

  但門上的石檐卻修的極為講究,而且誇張,甚至要比門本身的高度還要高,從上到下排着無數道匾。

  陳長生擡頭望去,隐約看到了很多眼熟的落款。

  那些落款屬于曆代皇帝陛下以及曆代教宗。

  有周朝的皇帝,有前朝的皇帝,還有更久遠的、他隻在書裡讀過的皇帝陛下的名諱。

  那些教宗的名諱他更熟悉,發現最下面的那位教宗陛下,正是自己的師祖。

  排在最下方的那位皇帝陛下是太宗皇帝。

  沒有天海聖後,也沒有前代教宗。

  很明顯,在唐家老宅裡那位老人逝去之前,作為同代人的前代教宗以及他不喜歡的天海聖後尚無資格留下印迹。

  那位唐家老供奉站在一旁,沒有什麼神情變化,也沒有催促的意思。

  對唐家的這些老人們來說,這樣的場景在過去的無數年裡,已經發生過無數次。

  這便是唐家真正的底蘊,因為這些都是看得見的曆史,無比真實,甚至顯得有些真切。

  天空裡忽然落下雪來,雪勢并不大,在老宅四周飄舞着。

  陳長生不知從哪裡拿出一把舊傘撐開,向院子裡走去。

  看着那把舊傘,那位唐家老供奉的神情終于發生了些變化,眼睛微眯,卻看不出到底在想什麼。

  老宅的正門很簡單,正院也同樣如此,平整的青石鋪在地面,被無數年的風雨洗過,被無數人的腳踩過,光滑的仿佛鏡子一般,當你走在上面時,很難不聯想到當年太宗皇帝也在相同的地方走過,你此時踩着的那塊青石周獨夫可能也踩過,你看到的那口老井,或者王之策也喝過裡面的水,那蘇離當年走進小院時,有沒有打傘呢?

  唐家老供奉停在了院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