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第5頁)

  ……

  國教學院是青藤六院之一,曆史極為悠久,曾經在京都盛極一時。

  二十餘年前,國教學院發生了一場血案,無數師生慘死,自那之後,國教學院便變成了一座墓園,漸漸被人遺忘,那些還記得它的京都民衆也不敢提起。

  陳長生從西甯鎮來到京都之後,國教學院才重新出現在世人的面前。

  然後便是天書陵之變。

  現在國教學院的地位很特殊。

  無論朝廷還是離宮,對國教學院都極為重視。

  各種資源都在不停進入百花巷的深處。

  短短三年時間,國教學院便已經恢複了當初的盛況,地位隐隐超過其餘的青藤諸院,快要與天道院并駕,不然那些曾經逃走的教習與學生,為何會花那麼多的氣力也要回來?

  曆史,向來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榮耀也隻會屬于站在天書陵最高處的那個人。

  國教學院重獲新生,回複榮光,是因為陳長生的出現。現在國教學院的院長,依然是由他兼任。但在很多人看來,國教學院依然是商行舟的國教學院。

  國教學院在大朝試上與天書陵裡的風光,也都被很多人歸給了商行舟。

  因為商行舟是國教學院曆史上最重要、影響力最大的院長。

  而且陳長生是他的學生。

  他從西甯來到京都繼而進入國教學院讀書,所有的這些事情,都是商行舟安排的。

  這是非常明确的傳承。

  朝廷裡的那些禦用文人,不知寫了多少篇美文。

  教樞處曾經準備在院門外立碑以記述這段曆史。

  對國教舊派來說,這隻不過是在正本清源。

  但對國教學院來說,這毫無疑問是一場侵蝕。

  如果不是蘇墨虞始終堅守,如果不是離宮方面始終警惕,如果不是茅秋雨閉關之前對教樞處做出了某種壓制,也許陳長生留在國教學院裡的那些印迹早就已經被清洗幹淨了。

  這個時候,陳長生回到了京都。

  教樞處伸向國教學院的那隻手,被徐有容平靜斬斷。

  唐三十六向整座京都乃至整個大陸發出了一道宣言。

  這道宣言極其有力,就像是一道雷鳴,在風雪裡炸響,迅速地傳遍京都每個角落。

  現在的國教學院與以前的國教學院做出了最絕決的切割。

  聽到這個消息,那些希望商行舟與陳長生能夠緩和關系的溫和派,感到非常失望。那些希望他們師徒繼續對峙,甚至希冀從中謀取好處的野心家,也很震驚。

  因為國教學院表現出來的态度太過決然。

  這可以被指責為不懂尊師重道,更嚴重些,甚至會被指責為欺師滅祖。

  但唐三十六是什麼人?

  在祠堂數月時間,他很認真地做了一個陰毒冷血的計劃,就是要傾覆整個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