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第8頁)

  “得想辦法讓離宮外面的那些信徒起來。”

  他不再去想那些問題,對唐三十六說道:“你有沒有什麼好主意。”

  唐三十六沒好氣說道:“系鈴的是你,為什麼要我來想?”

  陳長生說道:“我不擅長這些。”

  唐三十六環顧四周,問道:“徐有容呢?”

  陳長生說道:“她去了皇宮。”

  聽着這句話,唐三十六神情微變。

  陳長生問道:“怎麼了?”

  “昨天才回京都,今天她便先見了陳留王,又見了莫雨,這時候再去見陛下。”

  唐三十六說道:“她見這麼多人做什麼?難道你不覺得奇怪?”

  ……

  ……

  大周的皇帝陛下很年輕,也很低調,極不顯眼,甚至經常被世人遺忘。

  到現在為止,他的存在對大周子民來依然像是一場大霧,沒有幾個人知曉他的名諱叫做陳餘人。

  現在商行舟已經很少對國朝大事發表意見,甚至大部分時間都不在京都,而是在洛陽長春觀中,誰都知道,他這是在為歸政做準備,當然前提是他要解決國教的問題,但隻要那一天還沒有到來,當今大周最有權勢的人還是他。

  至于朝堂上的人事要務,也被陳家王爺們以及天海家等勳貴把持着。

  年輕皇帝唯一做的事情,便是批閱各州郡部衙送進宮的奏章。

  他也很少在宮裡召見大臣,即便是被他親旨召回京都的莫雨也隻進過三次宮。

  很多人以為這是皇帝陛下性情孤冷怪僻,不願見人的緣故。

  為何如此?因為他身有殘障。

  他不能說話,一隻眼睛不能視物,缺了一隻耳朵,瘸了一隻腿,斷了一隻手。

  如此重的殘障,便是說一聲殘廢也不為過。

  但這個殘廢成了大周的皇帝。

  因為商行舟的緣故,沒有任何人敢站出來說什麼,更不敢表示反對,但人們想法也改變不了。

  自餘人登基以來,宮裡宮外不知傳出了多少流言蜚語。

  有說他性情冷酷暴虐,以棒殺宮女為樂的。

  有說他性情怯懦自閉,天天在宮殿裡被宮女騎。

  但這些人忘記了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年輕的皇帝隻批閱奏章,深居幽宮。

  但他登基不過三年時間,便迅速穩定了天海朝後的混亂局勢。

  朝廷政令暢通無阻,政治日漸清明,局勢穩定,苛法盡除而律疏不懈,民衆日子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