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9頁)

他找遍了使用說明書,竟然沒有發現哪怕一個與他的要求、目前情況相關的構形實例。倒是擊破、重塑這種負面氣場,重新凝聚人心意志的有關結構頗為不少。

沒道理呀。

搜索了兩輪,到最後羅南甚至是對照着目錄一點一點地翻下去,也沒有任何收獲。可半個月前的課堂上,他初次傳授血意環的時候,也是在集體意志上玩出了花兒來……唔,等等。

羅南忽然醒悟,授課時,不管他是怎麼調動人心,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排除了一切無關幹擾,集聚衆人心神,以完成了弧面楔形基礎結構由簡到繁的累積過程,最終搭建血意環堡壘。

那一整套過程,應該算是集結衆人的智慧,排除掉無關的情緒影響,屬于理性的發揮。和“無聲雷雲”下,濁流翻湧的情況有很大的不同。

真要找出一個合适的例子,倒是更早些時間,為了應對瑞雯成為“千分之二小姐”後,風聲鶴唳的糟糕局面,他搭建起來的祭壇蛛網,更為相近。

然而那并不是建構在使用說明書的相關知識上,而是魔符……

咝,這就有意思了!

血意環堡壘時凝聚的集體意識,是理性之光的彙聚,而這也是構形思維最根本的意義。

而祭壇蛛網,就像是魔符一直以來所做的那樣,挑動人類低層次的生命本能,“勝者通知,敗者凋亡”,讓貪婪濁流壓過理性的光輝,在混沌無知中,結成它所需的形态,流向它所需的方向。

當然,羅南相信強行控制的話,以魔符的能耐,也可以往積極的一面轉。可正所謂“人心向上,人性向下”,最順暢的作用,還是往下走,這已經屬于天性的範疇。

一者向上,一者向下。

羅南自從擁有魔符和外接神經元之後,還是頭一回發現,二者的作用範圍,竟然如此泾渭分明。

第三百九十八章

去極化

虛腦體系和魔符體系……姑且這麼說罷。

站在羅南的立場上,刻意将二者區分開來也沒什麼意思。不管它們的理念有什麼差别,隻要都能為他所用就行。二者結合,拓展了彼此所不能及的領域,可上可下,可登天堂可入地獄,有什麼不好?

真正需要重視的是怎麼結合的問題,也是具體應用中的技術問題。

有個最實際的情況:理性是有刻度的,而感性或者說情緒本能,則很難給它做一個标尺。

就像羅南在半個月前的課堂上,可以同時教給一千多人相同的知識,由淺入深,在此基礎上建構起複雜恢宏的血意環堡壘。誠然,精神層面的标尺也很難把握,但“堡壘”連續堆疊的構形設計很巧妙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且随着這千把号人持續不斷的磨合,他們對“堡壘”的結構認知和理解也漸漸趨同,形成一個最大公約數,而這也正是理性的優勢。

在這方面,情緒本能就存在不可彌補的缺陷。它有太多變數,也太不穩定,很難把理性的标尺運用于其上,一旦使用了标尺,情緒也就不能稱為“情緒”。

最緻命的是,情緒濁流的彙集,往往很容易走向極端。極端就代表失控,代表了變化的終結,任何一個動态系統,走向極端都是災難。

就像被“無聲雷雲”覆蓋的大生活區,恐懼情緒堆積,可以把嶽齊這樣的成功人士壓到崩潰。看上去效果不錯,可要是從構形思維上去考慮,這就代表了壓力傳導渠道的毀滅,連鍋都沒有了,還燒得哪門子水?

低層和高層的距離太遠,傳導又不暢,積累根本無從談起,所以不用等到最後,羅南也知道,就算“嶽齊們”統統吓死,也無法真正觸碰到幕後黑手的一根汗毛。

羅南撐着陽台圍欄,視線在天台上巡逡了一遍又一遍。在他看來,這幫狂歡放縱的男女,在此情境下固然有些同質化傾向,可細究人心,終究還是色彩紛呈,支流漩渦無所不在。

大量的可利用元素,如果單純以勢強壓,使之歸于一統,也就成了“比大小”的初級遊戲,毫無技法可言,也就失去了思考的意義。

真的沒有辦法嗎……那也未必。

羅南敲了敲欄杆,“噗噗”聲響中意念成形,投向了更加遙遠的精神深空。在幾乎無人能夠觸及的層面,那頭妖異詭谲的暗面種做出回應,它徐徐伸展肢體,六瞳異彩,明滅不定。

此時,魔符所在的時空方位,其實遠在雲端世界。羅南一直用它鎮守在那裡,監控宮啟,并充當時空轉運的樞紐,也隻有它才最保險,也最适合應急。不過在極域層面,羅南和魔符的聯系并不受任可阻礙,羅南也不準備把這家夥調回來,隻是下達了一項專門指令。

幾秒鐘後,羅南眼前“亮”了起來,虛空深處有無數道光絲交錯,層層彙織,架構起無有窮盡的深邃蛛網,每一根蛛絲之上,都有或深或淺的血色流淌,看不到盡頭,也不知其最終流向何方。

這就是魔符搭建起來的祭壇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