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終有結束的時候,“燈光”亮起,羅南卻發現,這不是什麼“電影院”,也沒有回到那迷亂混沌的霧氣環境中,他的意識所趨,竟然是進入到了一座宏偉殿堂。
殿堂的結構他看不太清楚,隻知道寬闊宏大到不可思議,完全沒有立柱陰影的遮擋,僅見林立的雕像,散落分布,還有霧氣煙岚,流轉其間。
這些雕像,有的遠,有的近;有的模糊,有的清晰;有的根本就是煙岚自身,忽而聚合成形,忽而煙消雲散。
,
第五百五十三章
霧殿堂(完)
“挺高級的樣子。”
羅南現在已經可以很從容地面對各種突發的意外情況了,難道還有比恍若真實的“中繼站”更不可思議的場景嗎?
他的意識駐留在霧氣殿堂之中,沒有急着下結論,而是靜靜地等待、感知,觀察目前這座殿堂,究竟是個什麼來路,由什麼支撐起來。
出于對外接神經元“黑箱”的有限破解,觀察一段時間後,羅南基本确定,這座霧氣殿堂,仍是信息聚合的産物。
它隻是無數複雜信息數據,依循某種機理,在自家精神層面産生的形象化映射。
這個不像是外接神經元預設的程序,更像羅南與多渠道的信息數據洪流充分接觸、溝通的基礎上,一個彼此妥協、被動選擇的過程。
首先,是由信息結構聚合出的“毛胚”。
按照羅南現在的理解,每個信息渠道都代表了一種信息結構。
外接神經元是系統化儲存的數據;
日輪絕獄是破碎規則信息的再聚合模型;
孽毒則是嚴重扭曲規則信息的負面狀态;
還有祭壇蛛網,屬于一種信息傳輸、接收、沉澱、揀選的中間态,裡面的元素更加複雜,甚至有億萬生靈或淺或深的介入影響,可以說是最大的變數生成之所。
當它們碰撞在一起,如果隻是單純的信息流也還罷了,很可能就是彼此影響、污染,最後徹底混沌,變成無意義的噪聲。
問題是,這些表現迥異的信息結構,既存在着相當頑固的既定模式,偏又在一定意義上具備了相似的基礎,有着相對統一的源流,對彼此進行的影響和滲透,便具備了秩序規則上的“意義”,可以為羅南所理解、利用。
羅南認為,這是個好現象,很有潛力。也許日後再碰更多類似的渠道或信息結構,都可以照章辦理,形成定式?
至于更具體的東西,反倒沒什麼好說的了。
因為驅動這些信息渠道進行更充分“化合”的,是由湛和之主所做的、标題極長的學術文章。這算是一個擺放在那裡的半成型模具,自然收攏、承載信息粉末。就算萬收其一,也足以從中捏合出一個“毛胚”。
嗯,還是信息結構彼此滲透的過程更有趣。
其次,就是羅南自己打造出的“毛胚”。
這就是更熟極而流的過程了。羅南是一切信息彙聚的中軸,是制取“棉花糖”的小木棍,在信息洪流中翻攪,讓那些混亂至乎混沌的信息交織,形成對他有基本意義的“形狀”。
最後,是兩個“毛胚”又一輪的彼此作用、影響和滲透。
在此過程中,屬于“文章”的過分深邃的規則法理,在“棉花糖”無法即時反映的情況下,從理論層面逐級下探,演化為構形,再化為具體的形象。
最終,在混沌的霧霾裡,兩個“毛胚”交融在一起,變為了“霧氣殿堂”。
真的隻是“毛胚”,包括霧氣殿堂架構在内,羅南目前可見可感的形象,大多還屬于混沌與具體形态的中間态。
就是極個别的個體,看上去華麗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