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第8頁)

饑餓感(上)

在“雲母”的視角中,“血肉機芯”的存在,其實要比絕大多數海洋生物更顯眼。它獨立于宿主相對舒展的熒光結構,存在感更強,像是一種存在于神經網絡上的“神經結”……或腫瘤。

發着光的那種。

“血肉機芯”的特殊存在模式,直接影響了甚至扭曲了“雲母”視角下的光影布局。而且最重要的是,相當一部分“血肉機芯”似乎還具有獨立性、可以獨立存活。

羅南已經注意到了,就算是直接擊殺宿主,破壞其外顯的“熒光”結構,擊破其存在系統後,相當一部分“結節”也能及時抽身,在更廣闊的“生命陰影”中遊蕩,尋求另一簇“熒光”結構,重新粘合寄生。

嗯,放到這個視角,羅南倒是找到了點兒相對熟悉的時空方位感,而且自然而然地脫離了生命個體的限定,将眼光放到一個完全由“陰影”與“光線”共同架構的維度裡去。

如此個體性消退,整體性凸顯,再從構形的角度去觀照,羅南也就更清晰地察覺到,對方建立在“血肉機芯”基礎上有關陣列的整體架構。

話說,單個點殺效率是不是太低了?

如果從結構整體入手的話……

随着羅南意念觸動,他觀照下的整個光影布局,驟然震蕩。

陰影煙墨分合無常,熒光線條則呈明顯幅度的抖動,帶動着這個若斷若續大網中的萬千結節,如同風吹彩燈,煞是好看。

隻是造成這一“眩目”情境的,絕不隻是羅南幹涉的結果,還包括另一端“慫貨”再度壓近而來的恐怖力量。

哎呦,這位總算又入場了!

說個笑話,羅南差不多快把這位給忘了。

對面也是真能憋着,在淵區的絕對優勢已經建立,偏還遲遲不至……其實也就是幾十秒的時間,但在超凡種層面上,幾十秒已經可以很多人死上一百遍了不是嗎?

當然,其中有一部分因素,羅南隐約可以理解。

當他放棄了水汽假身,與“雲母”合而為一的時候,幹脆利落地放棄了淵區一切的攻防架構,連“淵區血魂寺”都重新隐沒,再加上“雲母”自身的高度隐蔽性,那哥們兒大約是找不到目标了……

而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個由武皇陛下标明的“慫貨”,那邊會怎麼想?怎麼做?

要是那家夥,轉過頭來直接對遊艇下手,不管上面有沒有武皇陛下,羅南都決不會坐視。

可問題是沒有啊!

那位硬是以讓人瞠目的掌控力,控制着淵區風暴湍流,使之懸而不墜,傾而不下,自家卻在那裡猶豫起來。

羅南以前老覺得自己有時候想得多,可這位,就算是受懾于武皇陛下吧,表現得也太猶豫了些。

以至于羅南很懷疑,若不是他在一衆“血肉機芯”宿主上的實驗,多少是标明了方向,那位“慫貨”還能這麼一直堅持下去……

不管怎麼說,由于“血肉機芯”宿主的快速消失,隐然已經超過了海中血腥亂局的自然削減幅度;更由于羅南特意針對“血肉機芯”的點殺,終于引起了那位的警覺。

“雲母”藏得再深,一旦與物質層面形成幹涉,總還是有迹可循。“慫貨”在精神側上的造詣不必說,很快就循迹而來,

一開始,還想直接揪着“操縱線”的幹涉軌迹,反溯到淵區,一舉抓住羅南的小辮子。

可是,“雲母”的幹涉模式,連羅南自己都要仔細琢磨,遑論匆忙追來的“慫貨”?

在虛空中幾次交錯,那邊就知道不成,很快轉變了思路,隻在淵區保持着壓迫,開始将更多的力量,投落到各個“血肉機芯”處,擺出了守株待兔的架勢――知道你要來,來了就給咱們就碰一個試試!

對方抓着重點了。

這種時候,羅南确實不可能回避,更抱持着一份躍躍欲試的心情,與那“雲母”的光影視角下,衆多的“發光結節”,進行更進一步的觸碰。

這次是真的碰撞,毫無任何緩沖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