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第9頁)

這次是真的碰撞,毫無任何緩沖餘地。

也代表着淵區的rts遊戲,下沉到了物質層面。更确切地說,是一場資源争奪戰,在交戰雙方所能夠涉及到的一切領域,齊齊爆發。

在這個層級的沖突中,羅南倒是占據先機的,因為是他選擇了沖擊的方式,也就自然導緻了沖擊的結果――雙方的碰撞,一上來就全面爆發,震蕩作用于全局。

更因為在系統層面上的影響範圍和滲透力,讓這份沖擊更劇烈,而承載沖擊的對象則變得更加脆弱。

“雲母”視角下,至少有數百近千根代表生命系統聯系的“熒光線條”同時崩斷!

其崩斷的感覺之脆、彼此勾連的範圍之廣、相互傳遞的速度之快,就是已經進行了幾輪試驗的羅南,也有些措手不及。

以至于他在後半截至少有一半的精力,是又反過來強行折騰出一個“安全區”或曰“隔離帶”,橫置在遊艇周邊,以免沖擊餘波,真的把章瑩瑩等人波及到。

嗯,這是應激反應……可能不太必要。

因為即便是以“雲母”相對混沌的觀測方式,也能夠輕易地辨認出,在“陰影”某個區域,應屬于武皇陛下的獨特存在形态。

那是在重重陰影深層,十數顆明亮璀璨的“星星”,看上去就像是快速演進的星圖,具備特有的運行軌迹,更以燦爛的光芒向四面輻射,定住了一塊極其穩定的陰影區域……基本上是把遊艇給圈在裡面了。

這有點兒像羅南生命星空觀測的結果,但要更為複雜靈動,自成格局。

羅南依稀看到了那十多顆“星星”之間,也存在有“熒光線條”,但是“星星”本身的光芒就太過耀眼,運轉軌迹也太過複雜,以至于那些線條模糊又變幻萬端,難以進一步觀測……

嘗試什麼的暫時就不要提了。

隻是不知道,如此現象是所有的超凡種都具備呢,還是武皇陛下的專屬。

羅南在這裡分了下心神,很快又聚攏起來,回歸到沖突和實驗本身。

遊艇之外其他的區域,震蕩影響還在持續。

失去了“熒光線條”這層約束,或可代表人類一切可感知對象的“陰影”部分,抖落得更為松散,以至于先前還勉強可見、可猜度的一些個體輪廓,直接就模糊淡化,幾乎抹去了一切存在形式。

如此局面,對應的現實場景是怎樣,羅南暫時沒精力去想。他隻是确認,在“陰影”被攪得更為稀碎的時候,有幾十、上百枚“發光結節”,不可避免地瞬間“脫鈎”,四方流散。

然而這些代表了“血肉機芯”的發光體,存在性非常強勁,就算這種情形下,絕大多數也依然保持完整,在彌散的“陰影”中遊走,試圖進行新一輪的寄生。

當然,“雲母”視角下的“寄生”,絕不是抓到一塊“陰影”區域,就能硬塞進去,而是要勾住那些在震蕩中還勉強存在的“熒光線條”,進入且歸并到新的生命系統之中。

這絕不容易,也導緻“慫貨”的遠程幹涉陣列,有一角驟然陷入了混亂。

那邊顯然沒有及時捕捉到羅南“發力”的方式,以至于應對起來效率頗低,即使沒有受到什麼傷害,但要重新梳理陣列秩序,一時間還是有點兒手忙腳亂。

而在羅南這裡,第一波的沖擊占據優勢,隻算是出奇不意,實質戰果并不大。

不過,那些“發光結節”的遊動翻攪,卻是激發了更多的細節,也幫助羅南越發異化的感應,觸碰到更多更複雜的細節。

在周邊劇烈震蕩、随時可能崩潰、又随時都在重組的奇特光影環境下,羅南隐約捕捉到了一種似乎有些熟悉的“摩挲”作用。

這種“摩挲”發生在精神與物質混染的“陰影”之間,發生在兩個本不相關的“熒光”系統框架之間……漸漸跨過了人類慣常的“彼此”、“虛實”、“形神”等等的屏障界限,讓原本的簡單“聯系”驟然間百倍、千倍、萬倍地複雜化,形成了同時跨越多個層面、多個維度的交互作用。

從人類的觀察和思維角度出發,要想搞清楚這種複雜性每秒都呈指數爆漲的作用性質,差不多可以就地螺旋升天了。

但在雲母獨特的簡化視角中,這不過烏雲陰影的分合交迸、熒光框架的碰撞摩擦,雖複雜卻也是可觀測的對象。

更重要的是,當這一系列變化的複雜性達到一定程度,“摩挲”作用更為充分,便有奇妙的“火花”從中迸發出來。

初時隻是瞬間閃爍,興滅無常;後來一絲一縷,若隐若現;再後來,這些“火花”之間,都已開始往來追逐,互相幹涉碰撞。

它們在“陰影”和“熒光”之間遊走,絕大多數時候,還隻能存在極短暫的時間,可就算是眨眼的瞬間,也能對周邊的光影結構,産生明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