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第1頁)

李泰勝沒有深究,幾輪高強度的自我懷疑之後,他生理心理上均已适應了新的工作環境,特别是自己作為“工具人”的事實。

這種事實都能适應,小小的噪音又算得了什麼?

再說了,噪聲這事兒,隻是地洞勘探和研究工作中遇到的諸多問題之一。

面對那樣一個未知且神秘的對象,出現什麼問題都是正常的,但當一樁樁的問題不斷累積,偏又處置不當,看不到多少進展,相應而生的心理問題才是真正的大問題。

李泰勝眼看着勘探隊伍的士氣一天天衰落下去。中間有幾天,就是“人物現場”節目組大批人馬抵達的時候,有過短暫的回升,可是随着新刺激的影響消退,相應問題又滋生出來,大家的士氣再度掉頭向下,滑落的趨勢比此前更甚。

其實,節目組帶來的問題相對還比較簡單。就是驟然增加的非專業人員,确切的講是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懷着不同的目标湊在一起,導緻場面有些混亂。

如果節目組僅僅是短期駐留的話,大家忙裡偷個閑,沒事兒找個樂,大部分人都不會有意見。就算是這批人馬擺出了緊跟熱點、深挖源頭的架勢,多個攝制小組深入一線,相對于巨大的作業面,仍然是能夠消化掉的。

然而千不該萬不該,節目組在專業真實的外皮之下,藏着的分明是一顆綜藝的靈魂。

那些節目嘉賓,天天争論來吵鬧去,發表着有些比較專業但有些又嚴重似是而非的意見。然後這些彼此沖突的意見,還有作為背景牆的勘探人員,又在每周兩次的直播環節中,向全世界傳播。

這也就罷了,可特麼的這檔節目的大背景,竟然還是當下全世界百億雙眼睛盯着的“深藍世界”。

随着節目褒貶不一的反饋一波波傳回,現場勘探人員的心理壓力與日俱增。

除了一線人員以外,還有淮城方面,對于這撥人也很頭疼。

有個全球熱點話題,給城市增加一些關注度,固然還可以。但在極高的關注度面前,一整車的非武裝人員,抵達半個月前還是高危地帶的毒沼區,給出的壓力實在巨大。

淮城方面必須要額外加派人手,确保安全,安保支出一時飙升。

當然,在細節層面,還有一些更深層的矛盾。

作為安保主力的深藍行者隊伍,心裡頭的怨氣可能更大些。除了劇增的工作量以外,節目組到來後,聚焦的目标人物,讓隊伍裡很多人嚴重不滿。

李泰勝進入營地的時候,就聽到有軍人打扮的年輕人,正向同伴大聲抱怨:“腦殘粉不分年齡,瞎折騰的本事都是一等一的。”

聲音入耳,李泰勝的反應卻是向另一邊轉過臉,看向那部剛剛駛出營地的越野車。

隔了幾秒鐘,後面又有一部節目組車輛、還有負責警戒的軍方車輛緊緊跟上。

最前面越野車裡坐了三個人,兩個都與年輕軍人的抱怨直接相關。

其中,很明顯的,“腦殘粉”就是指頌堪,此時他就坐在越野車的副駕駛位置。

這兩期節目,頌堪收到瑞雯的to簽,神色虔誠,如奉神物的态度;以及見到瑞雯真人就地變形為跟屁蟲的表現,全球觀衆有目共睹。

也因這種戲劇性的場面,使得節目組的重心明顯向這一對“偶像”和“粉絲”偏移,表現出更清晰的綜藝化傾向。

觀衆群體裡頗有微詞,然而據說收視率一路走高,以至于cp粉群體中,竟然分化出了“文刊cp”這樣的毒枝。

哦,這點是昨天例行會議時,袁無畏當笑話說出來的。

李泰勝對這種冷笑話無感。相比之下,他對能力者圈子裡的微妙形勢更有興趣:

那個年輕軍人,應該也是個燃燒者。

明着是指頌堪,但更多的怨氣,流向的是剛駛出營地的女孩兒,還有她背後的那個人。

“無芯流”橫空出世後,愈發尖銳的立場和利益問題嘛。

李泰勝懂的。

興趣是興趣,李泰勝仍不準備在這種事情上浪費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