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淵帝國的戰鬥序列中,高級人工智能也隻是處在一個輔助決策的位置上。真正做出決策的,還是人。
就從最簡單的選擇題開始。
羅南翻閱了《開拓星域環境評估報告》,“葵姨”就默認他對當前局面已經有了初步了解,指令窗口很快就嵌入了新的内容:
“羅南上尉,請你根據現實情況,确定開拓星域基本工作路線:
“甲、快速聯絡定位;
“乙、百年序列前置;
“丙、繼續探查研究。”
後續還有相關說明:選擇甲,就是将全副精力都放在與天淵帝國……或曰含光星系的超時空通訊聯絡上,要麼是制作相關通訊設備,要麼是放射特殊信号波段,或主動或被動,與遙遠主星達成鍊接。
這個不就是主動打開“窗口”麼?且不說能不能成功,便是成功了,那邊也未必就是含光星系,指不定就是星盟或者諸天神國……
羅南下意識就給否了。
選擇乙,倒是和羅南試圖在地球達成的目标比較貼近……字面兒上貼近。其實細看來就能發現,整個執行過程,很有些強勢文明向弱勢文明進行殖民的意思。
羅南當然可以選擇性執行,現在也不急着選。
至于“繼續探查研究”這項,就有點兒“不過不失”的意思。可是萬事都怕落在細節,羅南試探性點選了下,首先就是密密麻麻的設備需求。
考慮到他現在面臨的情況,“葵姨”還根據地球目前的工藝水平,很體貼地做了分階段處理。第一階段,排除掉高精度機床等基礎設備外,最簡單但也是必須的基礎裝備包括:
個人化機芯制備儀;
豎領機芯;
制式輕量化外骨骼裝甲;
基礎維修套裝
等等……
咝,好像超綱了!
第六百九十五章
構知眼(上)
目前所見的這些,确實都是最最基礎的裝備沒錯。
曾經在中繼站工作、戰鬥過的羅南可以證明。
但所謂的“基礎”,是建立在天淵帝國的厚重底蘊之上。同樣的東西,對一個剛剛推動行星系内開發的原生文明來說,确實是超綱了。
羅南意念劃過指令窗口,相應裝備便激發臨時性浮窗,多角度呈現。
如果再點選,還能夠繼續彈出附屬的零件拆畫界面,精細到該裝備的每一個零部件,而且每個都有多種圖紙效果以及詳細說明。
看到這些詳盡的圖紙資料,人們很容易會産生“老子能行”的錯覺。
可羅南現在已經不是菜鳥,在機械設備的改造、維修領域,也具有了一定的專業眼光。
他很清楚地知道,沒那麼簡單的。
裡面随便一個簡簡單單的零件,就可能在原料、加工、裝配等任何一個環節,架起令原生文明望而生畏的技術壁壘――不是人為的專利,而是文明的代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