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第3頁)

裡面随便一個簡簡單單的零件,就可能在原料、加工、裝配等任何一個環節,架起令原生文明望而生畏的技術壁壘――不是人為的專利,而是文明的代差。

對這個場景,羅南其實并不陌生。

他最早是在虛腦系統針對金桐靈光種子做解析時,看到過類似的裝配界面。羅南正是以當時呈現的資料,制作了個人化的外骨骼裝甲。從試驗性質的電磁前鋒1号,一直到後來以牛鬼骨材搭建的“完美體”外骨骼框架。

目前,他“随身”的時空泡中,也有幾部與“電磁肌膜結構”匹配的外骨骼裝甲,随時可以啟用。

為什麼要準備“幾部”呢?

這就是技術問題了。

唔,如果和當時的裝配界面同源,那麼應該還有這樣的功能……

羅南意念在裝備區巡逡,很快找到了“拟合”選項,然後點選,根據跳出的設置界面進行選擇,使裝備區資料,完成了與他的“感知拟合”,也就是他的感知可以挂載裝備區資料庫,自動搜檢、匹配、标識裝備所需的原料、可以改裝的資源等等。

很快,羅南的感知視界中,亮起了密密麻麻的光點,并随着磁光雲母版的靈魂披風,周覆全球。

這些光點标識,其實就是羅南感應範圍内,制作相應裝備時,可以利用的元素。每個标識都有相應的說明,介紹其在基礎裝備制作中,如何加工、改造、利用。

效果一如當初,且因為羅南天淵通用語的水平見漲,對相關信息把握得更加清楚明白。

較于圖紙資料,這種向下兼容的功能可能才是現實最需要的。

事實上,當初可不是這樣的,那時候羅南都還沒有掌握“我”字秘符的力量,類似的界面彈窗根本是兩眼一抹黑,還是外接神經元發揮了“默認設置”的力量,給予了一定的“刺激”,這才實現相應的功能……

正如羅南在語言和認知的進步,他現在也不再是單純聽指令行動的列兵。

反正也不是最終決定,他暫時把裝備需求的問題放在一邊,重新面對當前最迫切的問題,嘗試以“上尉”的身份,與葵姨溝通:

“怎麼解決第三類污染物?”

“建議忽略,由相關機構回收。”

“……要不重新考慮一下現實情況?”

“大範圍污染,暫不具備清理條件。”

“就事論事,隻考慮周邊區域的處置呢?”

羅南還擔心“葵姨”判斷依據不足,有意共享了周邊區域更細緻的感應圖景,包括常規幹涉、純粹觀察以及剛剛明确的“天淵靈網”形式,盡可能全面一些。

也不知道,這位高級人工智能,有沒有相應的“處理經驗”?

指令窗口确實有一段時間的空白,但沒過多久,羅南與之共享的感知視界,忽然就有一批新的“标識”灑出去,與裝配界面的常規光點頗有不同。

這些标識,顯然具有一定的規律。

羅南眉頭跳了跳,而此時,指令窗口開始編輯相關内容,開頭還換了一種強調色:

“最新情況通報:

“羅南上尉,因為未知原因,失去了行程記錄的超時空旅程,大概率造成目前所在開拓星域,與含光星系進行了非常規物質交換。

“目前,該開拓星域遭到第三類污染物影響,考慮到該處時空原生行星文明水平,需要進行一定控制,系統正拟定相關計劃建議。

“為保證計劃可靠性,請羅南上尉給予感知支持。

“請注意,發現‘異常目标’,系統需要更詳盡資料,請盡可能配合調整感知模式,建議必要時采取切分、無害解剖等方式。

“有關裝備缺損清單已列出,請予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