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5頁)

或者是這三家都有份。

三家聯手大量吸納金銀。為了什麼?

為了皇上。

皇上要這麼多的金銀幹什麼?

現在天下承平日久,連葛爾丹都滅了,前明小朝廷早就不足為慮。皇上這是要對付誰?

答案呼之欲出。

太子。

當四爺想到這一點時,先湧上心頭的居然是苦澀。他的二哥……皇阿瑪終于要辦你了……

他管不了皇上,也救不了太子。

四爺咽下喉頭湧上的澀意,集中精神放在皇上的身上。如果皇上要辦太子,會從哪裡開始?現在太子可是毫無劣迹。而皇上從不會貿然出手。

太子不監國,身上沒差事。以前看是皇上不肯放權,現在要廢太子卻連個理由都找不到。

太子居于深宮,其母早逝,其妻父親早亡,石家現在太子妃的叔伯掌權。皇上要做,隻怕會先從石家下手。

但打掉太子身旁的助力,并不意味着就能平安無事的廢掉太子。太子是副君,是祭天啟聖,正式冊封的太子。要廢掉他必須是十惡不赦的大罪。

皇上打算用什麼罪名呢?

四爺幾乎是下意識的就想到:謀逆。

乾清宮裡,皇上起駕前一天渾身起滿紅疹子的周答應這會兒已經褪了身上的疹子,她求大姑姑給皇上遞信,她想去侍候皇上。

大姑姑不敢置信的道:“按姑娘的意思……是想追到江南去?”您還是歇了吧。

周答應握着大姑姑的手道:“姑姑隻管聽我的,沒錯。姑姑給萬歲爺遞個信,口信就行,萬歲爺肯定會叫我過去的。日後我必不會忘了姑姑!”

大姑姑特意迎着光看,果見周答應雙目瞳仁小如針鼻。

她吓得渾身一顫,猛得抽出手,退了兩步道:“姑娘還是先好好養養,這侍候萬歲爺也不必急在這一時。萬歲爺待您的心,您是最清楚的。”

不等周答應再糾纏,她幾步出來,不忘回身關上門。

之前請來太醫給她看疹子,她暗示太醫這周答應有一些不妥之處,要太醫好好瞧瞧。誰知太醫瞧了卻說周答應無事,事後匆匆告辭。

大姑姑在宮裡待了一輩子了,什麼話聽不懂?

她使了銀子才撬開太醫身邊侍候的小太監的嘴。

那小太監道:“大姑姑,這話出得我口,入得你耳,日後提起咱家可是不認的。”

大姑姑塞過去一個裝滿金子的荷包:“規矩我懂,你隻管說。過了這一段,别說你不認,我都不會認。”

小太監收下荷包捏了捏,才點頭道:“知道您明白人。這話……我家先生也是不好直說,說出來都犯忌諱。”

大姑姑提了心,屏息默等。

小太監一轉頭卻講起了古,道:“前明宮裡從皇上打頭到下頭人都爛完了,那會兒宮裡流行一種叫長壽膏,也有叫逍遙散的,制成煙抽起來極美,飄飄若仙。也有混在丸、散中服用的。大體都是一回事。用這東西有個壞處,就是不能斷頓,一斷了就抓心撓肝,這時叫他殺親爹都不帶眨眼的。”

大姑姑聽得人都毛了,險些就要問出口。

誰知小太監鬼機靈,見狀扔下一句:“這東西也好認,用了它人就虛了,活不久。再有一件,就是眼瞳細小如針尖,這個大姑姑回頭瞧一瞧那周答應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