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10頁)

平頭百姓們自然不敢議論皇上阿哥們的事,所以他們嘴裡說的都是八爺府風水不好,是兇地,曾經死過幾百個人,現在骨頭地裡還埋着呢,一到晚上鬼哭聲聲,陰風陣陣。

連長安街上的人煙一下子都少了不少。

弘時道:“這下不蓋廟也不行了。有英靈震着應該就好了。”

四爺帶着弘?S走了,弘昀那邊士紳一體服役的事還粘在手上抽不出空來。弘時頭一次獨挑大梁,興奮的連圖紙都畫了好幾份。

他都一一拿來給李薇看來。

之前道八爺府原來蓋的就不錯,弘時看到這好園子,哪怕年久失修,但全推了重來也實在是可惜。所以原來府中花園的地方,他打算改成桃林。

“桃木避邪嘛。”他道,能種多少種多少。

花園裡池子的地方改成放生池,備着到寺裡的人想做好事,放個烏龜啊魚兒啊什麼的。

另一側的府中校場,則改成塔林。剩下清雅幽靜的小院子改一個備着香客來上香時住。

他問李薇:“額娘看這樣好不好?”

李薇鼓勵兒子,自然點頭稱好。弘時又道:“額娘你提點兒意見?”

她沒意見,可兒子太興奮不能給他潑冷水,于是把弘?和弘?d叫來,讓他們兄弟三個商量去了。

弘?倒是認認真真的給弘時提意見,還把堪輿圖留下來說要認真看一看,過兩天把意見綜合下寫給他。

弘?d想跟弘時讨論下男人之間的話題,取笑下弘時娶福晉納格格的美事,話才出口就被弘?喝止,拉過去一起看堪輿圖了。

弘時的圖紙終于定下來了,集合了多人的意見,他也覺得信心百倍。然後他就猶豫是自己先幹着,等四爺回來後好邀功,還是先把圖紙給四爺送去問下意見?

他問李薇,因為他更想靠自己做出了一星半點的成績後再給四爺看,這樣他覺得能理直氣壯的跟四爺說‘阿瑪,兒子長大了’。

可到底人也不算太傻,所以總覺得這樣做有那麼一點點的不對頭。

他去問弘昀,誰知他的好三哥扔回來一句‘自己想,想不明白你就是個豬腦袋’。

弘時就跑來問她了,還順便‘告’了他三哥一狀。

李薇摸摸他毛刺的腦袋,該剃頭了。

弘昀也是為他好。凡是自己體會出來的,都比别人教的要記得牢。

不過她是額娘,不忍自己兒子悶頭瞎撞就點撥一兩句。

“要是額娘,就問過你阿瑪再做事。”李薇拿自己做例子,“哪怕是我知道隻要是我說的,你阿瑪少有駁回來的,那我也要問過他再做。”

弘時并不是真不明白。他嘛,就是小孩子忍不住想試探下父母能給他多大的自由。

“在家裡,你是你阿瑪的兒子,你哥哥們的弟弟。但在公事上就不能論私情。不然你自己身邊的奶兄弟出去辦事,借着是你奶兄的情份自作主張,你會喜歡嗎?”

弘時點頭:“兒子懂了。”

第二天就把圖紙和折子都遞到禦前去了。折子裡寫得很清楚,他是怎麼想的,弘?和弘?d又給他出了什麼主意,工部的大人們是怎麼說的,哪位侍郎幫了他,兩位尚書又是如何的和藹等等。寫得八面玲珑的送去了。

李薇看那折子寫得比經年的老吏還要純熟,問弘時竟然是他自己打的底稿後再潤色,再重新抄撰的。

再問這孩子到現在還沒請師爺,用的人就是他的哈哈珠子。

李薇道:“既然都開始辦差了也該有師爺了。讓别人給你薦也行,自己看好了招攬也可以。”師爺跟哈哈珠子或伴讀是完全不同的。他更像是有功名的奴才。就連四爺都是在康熙末年站穩腳跟後才重新跟他的伴讀和哈哈珠子們聯絡上的。之前完全是當熟人在相處,别的半點話都沒跟他們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