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可惜他們遠在東安府,沒機會看到。
如今難得來京城,怎麼也該去欣賞山居先生親自畫的關于他們書院的風景畫啊。看看在山居先生的筆下,他們日日都能見到的書院和向日葵花田是何種模樣。
眼看着衆人一邊讨論一邊相攜出門往路記而去,舒予就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淡定的仿佛和自己無關的孟允峥,默默的同情這些一無所知的學生。
等大家走的差不多後,舒予才帶着兩個孩子做上馬車,直接往姚家駛去。
姚夫人早早的就等着了,看到兩個孩子高興的不得了。
“可算是來了,這是眠眠吧,長得真好看。還有火火,幾年不見,都長這麼高了。”
兩個小孩乖乖巧巧叫人,把姚夫人喜得不行,一人給了一個大紅包。
随即一手牽一個,歡歡喜喜的進了屋子。
一邊走,姚夫人還一邊對舒予說,“自打木木跟着爹娘走後,這家裡啊,就冷清了不少。我時常想着幹脆去找他們算了,可一想到你姚伯伯一個人在家,又不忍心。哎,當初要是不聽你姚伯伯的,把姚泊他們留在京城就好了。”
“姚伯伯也是為了姚大哥着想嘛,出去曆練總歸是沒錯的。等再過幾年,他有了一定的經曆了,再努努力,人就能回來了。”
姚夫人歎氣,“但願能回來吧。”
第2442章
番外第33章
姚泊外放
姚泊在舒予成親之後,便一直留在峥路書院,跟着兩位先生讨教學問。
還别說,以前比較晦澀難懂的地方,經過兩位先生的教導,确實有了不一樣的思路。他就好像一下子打開了七竅似的,找到了新的學習方法。
他在東安府停留了半年,半年後帶着妻兒重新回到京城國子監讀書。
自那之後,學習進度突飛猛進。
兩年前參加秋闱,一舉奪得舉人之名。随即再接再厲,在去年春闱又高中會元,最後在殿試當中成了二甲進士。
原本以姚泊的背景,有姚天勤幫忙運作一下,他留在京城調派個好的官職是完全沒問題的。
但不管是姚天勤還是姚泊,都是性子比較實在,埋頭苦幹的人。
姚泊自己想要做點實事,而京城是個大染缸,以他現在的見識和能力,不說出頭之日,就是能不能獨善其身都不一定。
他想等到積累了經驗,有一定閱曆和實政以後,再回來。
姚天勤是支持他的,還曾經來信問過孟允峥的意見。孟允峥覺得挺好,古往今來,但凡能登上高位的,大多都經曆過外放,一步一步的用成績來說話的。M
于是,姚泊被調到了東南某縣城當了縣令。
作為妻子的康氏和兒子木木,自然也跟着一起去了。
姚天勤和姚夫人就這麼一個兒子,他們一家三口這一走,身邊瞬間就少了些人氣。
尤其是還年幼的木木,姚夫人是真舍不得。
若不是清楚孩子這麼小,留在父母身邊對他更好,姚夫人是很想自己帶的,反正她在家中也沒事。
好在姚泊答應,最多每兩年,都會讓康氏帶着孩子回來一趟,看看兩老,住上一段時日,免得将來孩子長大都認不出來了。
姚夫人這才安慰了些,此時見到兩個小孩,可把她高興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