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第10頁)

  姚夫人這才安慰了些,此時見到兩個小孩,可把她高興的不行。

  她對舒予說,“我啊,現在跟你方嬸倒是說得來,他們家就住在後面第三條街,可惜啊,她們一家這段時間回老家去了。說是現在孩子大了,趕路也不妨事,他們日子過得好,想回去修繕祖墳。據說當年他們一家被陷害流放後,連帶着祖墳也被破壞了。上次馬祿去幫方家翻案,倒是有叫人簡單的修繕了一下。可你也知道,馬祿當時是受了重傷的,能做的事情有限,這才拖到了現在。”

  馬祿跟着祁烈做事,這四年已然成了祁烈的左膀右臂了。

  這人做事很拼,當年若不是成大人身邊已經有了成賢等心腹,馬祿肯定也能很快在成大人面前挂上号的。

  如今跟着祁烈,事情多,他做的也多,辦了幾件漂亮事,自然越發讓祁烈欣賞。

  除了馬祿之外,他那幾個兄弟也做事利落。雖然比不上馬祿,現在也是很有幹勁的。

  聽說他這幾個兄弟都成了親,如今一個個都有了自己的小家,還有一個今年剛當了爹呢。

  祁烈寫信給孟允峥的時候還說,當年這幾個要是沒被逼上梁山當山匪,而是直接去投軍,指不定現在已經做到百戶千戶了。

第2443章

番外第34章

方家許家後續

  馬祿在幫祁烈做事,方家人知道他是在用命博前程,自然不可能就靠着他養,自己在那坐享其成的。

  方父方母都覺得自己還年輕,他們來京城後,發現這邊的物價太貴,即使馬祿做事漂亮,經常得賞,一家子的開銷也确實讓人頭大。

  方父以前是獵戶,住在村子裡,上山打獵不難。

  如今住在京城,打獵就不容易了。方家人思來想去,最後決定開個小攤子維持生計。

  方嬸子在正道村的時候,就是憑着自己還不錯的手藝在莊子上當廚娘的。

  支個攤子還是容易的,夫妻兩個憑着一腔幹勁做得熱火朝天。

  姚夫人原本是不認識方嬸子的,有一次帶着小孫子木木經過他們家攤子,看到方嬸子做的是西南那邊的一道吃食,就停下來嘗了嘗。

  方喜月正好帶着孩子過來,小木木見到小孩子自然高興,兩孩子玩得不樂意走。姚夫人便同方喜月聊了聊天。

  這一聊,才知道她們也是從西南回來的。

  而且彼此跟舒予都認識,關系都極好。

  自那之後,姚夫人就時不時的帶着木木去攤子上照顧方嬸子生意,雖說早年流放西南受了不少苦,如今這苦已經過去了,再回顧起來,竟然也有許多感慨。

  因此,姚夫人和方嬸子根本不愁沒有話題聊。

  後來,姚泊一家三口走了,姚夫人身邊冷清了不少,她去攤子上的時間就更多了,偶爾還會幫着方喜月帶帶孩子,讓她在攤子繁忙的時候幫方嬸子幹活兒。

  說起方家,姚夫人就不免想到另外一家。

  “還有許家人,也是你熟人吧?”

  舒予颔首,“伯母也認識?”

  姚夫人笑道,“見過幾次,不過他們家住得遠。許家的兒子在大理寺做事,大理寺在另外一個方向,他們家就在那附近租了個房子住着。主要還是許家太太不愛出門,她也就跟你方嬸子熟悉些,過年過節都會走動。我聽說,他們家鄰居都很少見到林氏,想給許家小子說親的媒婆都上門好幾趟,看門關着一直以為沒人,誰曉得林氏都在家呢。”

  “給許振生說親?”舒予算了算,許振生,好像确實有十九了。

  “是啊,許家現在日子過得不錯,許家那小子長得又好,又有好差事,可不就好些人上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