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1頁)

  見盧燦擡頭,田樂群收起笑容,一本正經的問道,“阿燦,你這練得的是什麼拳法?挺好看的呢。”正當盧燦有點自得的想要說話時,這丫頭又冒出一句,“有點向烏龜劃水!是不是,阿睿?”

  兩個丫頭抱在一起,笑成一團。

  形意拳的三體樁,原本就是以慢制快,以靜制動,講究發力的突然性,所以看起來還真的有些慢悠悠的。

  不和丫頭計較,盧燦瞪了她倆一眼,收起那本拳譜,背着手回屋了。

  孫瑞欣跟着進屋,小丫頭還真以為盧燦想要習武,踮着腳跟在後面輕聲說道,“盧少,你打的拳,我爺爺也經常練,要不,等我爺爺病好了,讓他來教你?”

  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孫立功一生嗜武,有他指點一二,不說去打架,最起碼也能強身健體吧。“好啊,等你爺爺病好,我向他請教請教。”

  小丫頭感覺價值有了體現,做活都歡快幾分,将貨櫃擦的锃亮。

  上午十點,盧燦接到林嘉義的電話,他們稍後會陪同羅查理過來。

  盧燦放下電話,吹了幾聲口哨,笑容滿面。

  呵呵,有冤大頭上門,怎麼着都該高興一番。倒不是說這套茶器的價值不高,而是找到合适買家實在不容易。

  羅桂祥無疑是最合适的買主。

  盧燦與孫瑞欣重新将店面歸置一遍,為了不讓對方看輕自己,他還将那柄龍形戰國玉佩請了出來,墊上黃綢布,放置在前台貨櫃最顯眼的地方。

  當然,沒有标價。這是為了表明它是非賣品,是本店的鎮店之寶。

  也就十來分鐘,林嘉義領頭,陪同着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應該就是羅查理,羅桂祥的幼子。羅查理梳着這個時代流行的背頭,上身短袖白襯衣,一絲不苟的扣到了第二粒。

  兩人身後,各自有一個随從。

  羅查理身側的是六十來歲瘦高老者,青衣長袍,應該是他帶來的掌眼師傅。林嘉義身側的是個三十歲左右的男人,大熱天身着西服與領帶,應該是嘉麗服飾的律師——今天要簽訂正式的股權轉讓協議。

  盧燦對站在自己身邊的孫瑞欣抖抖眉,有些喜不自勝,再轉身向他們迎上去。

  今天,真是收獲的一天。

第14章

壺史激辯

  賈東文,台州人,羅桂祥的禦用掌眼師傅。

  在陶瓷文物方面,他非常有名,二十年來幫羅桂祥看過成千上萬的茶器,很多他認為有價值的,都被羅桂祥收入多寶閣。

  現在他已經很少親自去看物件,大多是在最後關頭過一眼。

  可今天早晨,他卻聽說一樁異事,讓他來了興緻。

  另外崇祯朝無貢瓷,這一點隻要稍微有點收藏知識的人都知道

  原本他想直接否決這種說法,可今天和他說這件事的是最受寵的小少爺,最終他還是選擇穩重起見,親自過來看看。

  納徳軒并不大,幾個人進門後,讓前廳顯得有些擁擠。

  盧燦正帶着孫瑞欣,給大家搬凳子泡茶,有點手忙腳亂。

  賈東文習慣性的打量一下店面,有些寒酸,他心底便對這次驗壺不太抱有期望,尤其是對方接待自己一行的竟然還是個大男孩。

  不過,他的眼光很快凝了凝,落在被黃綢襯托的那柄戰國龍形玉佩上。沒辦法,它太紮眼了。他輕輕碰了碰羅查理,對他努努嘴,示意這枚玉佩。

  賈東文專項是陶瓷,并不代表他不熟悉玉器,更何況這是一枚大開門的戰國龍形佩。在他看來,所謂衛景瑗制作用壺十有八九是噱頭,這枚戰國龍形佩才是真正值得收藏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