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1頁)

  切石頭的聲音是從後院傳來的——穿過店中間的通道能抵達後院。盧燦正準備去後面看看,一位二十來歲的售貨員微笑着攔住他的腳步,“靓仔?要點什麼?”

  還是年紀太小啊!沒人權啊!去看個切石,都有人擋路!

  “我來看看石頭。”盧燦摸摸後腦勺,向西區的原石位置指了指。

  “石頭?不懂就不要亂說!”那售貨員的聲音提高了三度。在他眼中,這個貿貿然闖進來的少年,有些無厘頭。臉上不自覺的帶出一絲鄙夷。

  “看看那邊的寶貝!”他朝東側指了指那些成品玉器,“每一件的價值說出來都能吓死你。”

  “知道它們從哪來的麼?”見盧燦有點懵圈,他更得意了,“都是從你說的那些石頭中取出來的。知道不?”

  估計店内其他人員都去後院看切石,隻剩下這位值守,滿腹怨氣的逮着撞上門的盧燦一頓發洩。

  盧燦确實有點懵圈,貌似自己沒說什麼吧,這人怎麼唐僧模樣,上來就是一頓叨叨叨的?

  看來老子不收點好處,還真的對不起你了。

第18章

楊家天和

  “這麼說,這裡的石頭很貴?”盧燦再次撓了撓後腦勺,眼神有些小迷糊。

  “再說一遍,這不是石頭,是原石,是翡翠之母!懂了嗎?”這位導購先生真的有些不耐煩,眼神中的鄙薄已經不再掩飾。

  “哦!原石啊?”盧燦貌似懂得了什麼,他不再向後院走去,而是扭頭朝原石貨架那邊去了,“原本就是石頭?切,說了半天,不還是石頭嗎?”

  他輕輕丢了一句,讓那位男導購臉色變得烏黑,忍不住翻了個白眼。他還是第一次聽人這麼解釋原石這個詞,原本就是石頭?

  這個解釋還是上輩子古伯說給盧燦聽的,古伯當時說,“原石原石,原本是石頭,隻不過為了滿足無止境的欲壑,讓原本的石頭,變成了金玉之器。”

  進門是客,香江的服務意識還是有的,那位導購哪怕是氣得快要發瘋,也沒有做出将盧燦趕出去的舉措,隻不過,他亦步亦趨的緊跟在身後。

  貨櫃上大多數都是精挑細選的半賭料,已經開了天窗,售價相當高昂,即便買下來,利潤也不會太高,盧燦的目标則是中島攤台上的蒙頭貨。

  中島攤台面積是三乘四,擺放了大約七八十塊小料,每塊石頭上都有編号。最小的有兩三百克左右,最大的也不過兩公斤。

  盧燦圍着中島轉了一圈,時不時伸手拿起一塊,掂量一下,有時候還會左手抛右手,緊張得身後的那位導購,恨不得搶下空中飛翔的原石,然後将這讨厭的小鬼趕得遠遠的。

  翡翠的主要消費群體在香江台、東南亞及東瀛,三十年後全球最大的翡翠消費市場——内陸,此時還沒有開放,經濟能力和購買力均不足,所以現如今在香江,南邊翡翠并不缺貨。中島上擺放的這些小料,表現相當出色。

  這些小料并非來自同一場口,因此它們的表現與特征也各不相同,很容易讓人挑花眼。

  玉石行業有一句名言,即“不識場口,不玩賭石”,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每個場口的翡翠原石,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成條件,因此不同場口出産的翡翠原石,其外部特征和内部表現也不盡相同。隻有認識到翡翠原石出産于那個場口,才能第一時間判斷它的價值,以及它可能具備的那些特質。

  譬如盧燦手中把玩的這塊灰綠色的小石頭,差不多有三百克,這就是産于南邊後江場口的好東西。

  後江場口的原石來自于河床沖擊沙中,因此這類翡翠原石一旦内部有貨,那必定水頭很足,玉質很潤,光澤度好,是戒面和串珠類的好料。

  “灰綠薄皮小個頭”是後江場口料的标準特征,很好記。(注:此時新後江場口還未開發,此處說的是老後江場口)

  盧燦手中的這塊後江場口原石,隻有鵝蛋大小,一端露出指甲片大小綠茵茵的松花,油性很好,應該裡面有貨。

  影響其價值的是背部有一條貫穿兩端的細紋,所以賭石師傅沒敢擦。

  後江場口賭料雖然受追捧,但因為出于河床底,在水流推動下,常常被擠壓和撞擊,所以後江場口料常常伴有裂紋。

  原本就是小料,如果一旦發現裂紋,往往意味着内部表現再好也沒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