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1頁)

  “鄭叔你說,如果在香江建設一家自己的瓷器廠,僅僅是運費和報關費,就能省下都少?”盧燦很自信,“這可都是利潤啊。獨一家的生意,你說能不能做?”

  “你确定這裡能産瓷?”鄭胖子依舊很懷疑。

  “粘土我看了看,很适合。我準備取樣,去做個鑒定。隻要主要成份對,哪怕欠缺某些元素,都不是大問題,那可以添加配方來改善。我準備建設一個配套的骨粉廠。”

  盧燦怕他阻撓,又說道,“英國骨瓷,你應該知道吧。”

  英國骨瓷鄭胖子自然知道,英國王室及貴族專用瓷器,高端瓷器的代表之一。

  “骨瓷就是添加骨粉配方的,以牛骨粉配粘土為底料,燒制而成的。隻要這裡有基礎的粘土,我們到時候也可以研究點獨特的配方。”盧燦再次鼓動道。

  他所說的這些,在後世都是制瓷行業的常識,但此時,鄭胖子一個香江人,哪能知道骨瓷的配方?聽他這麼說,有種不明覺厲的感覺。

  “關鍵是我們都不懂燒瓷啊。”鄭胖子終于語氣松了松。

  盧燦指了指北面,“景德鎮有的是經驗老道的燒瓷工呢。就像上次一樣,依舊拜托羅查理,請幾位大師傅來香江,應該沒什麼大問題。至于設備嘛,這次去巴黎參加珠寶展,我順帶着考察利摩日。那裡是法國瓷都,電窯燒瓷設備齊全,到時候買一套回來。”

  如果不是考慮太驚世駭俗,盧燦都準備自己開窯燒瓷。這種事上輩子他幹了很多次,熟門熟路的。

  電窯燒瓷設備,内陸可沒有。其實東瀛也有,但盧燦總覺得心理不得勁。

  “我琢磨琢磨,需要和你爺爺再商量。”鄭胖子捏着下巴,沒敢一口答應他。但他依舊給出自己的建議,“你如果真有這打算,前期一定要做好檢驗工作。這種工程,一旦上馬,可就停不下來。别到時候弄出個四不像,那就是大笑話。”

  鄭胖子為人嚴謹,如果不是盧燦這兩年的表現很神奇,他可不敢輕易跨界,更别說是一個講究技術活的制瓷行業。

  溫家老二還有溫阿四帶人上來,繼續搬運大件家具。

  盧燦将這四件珠寶,放在鄭光榮這邊,他自己跟在溫阿四的身後,再去掏老宅子。

  剩下的這些戶,可沒有譚家那般闊氣。

  基本上都是些小件珠寶,像玉镯子、白玉戒子、翡翠玉牌子,菩提手鍊、檀木手串、烏木觀音像,最多的是銅錢和銀元,可惜,絕大多數是普通品,在市場上可以論斤交易的那種。

  跑了一上午,走了四家,所有的收獲加起來,還比不上譚衛東出手四件首飾中的任何一件。盧燦有點意興闌珊,“四哥,找個地方吃點東西吧。”

  溫阿四也感覺到盧燦興緻不高,他指了指前面的灣口處,“顧嫂子家就在前面,看完她家,我們找地方吃飯。”

  得,既然不遠,那就再看一家吧。

  “顧嫂子人品是這個!”溫阿四說着豎起大拇指,“當年剛來調景嶺,人荒馬亂的。顧忠秋這個有福氣的,看到一個八九歲的小姑娘站在路邊哭,他就順手塞給她半塊烙餅。”

  “結果顧嫂子就跟着他,給他家做傭人。”

  “五九年,嶺上過蛟龍(龍卷風),死了很多人,很多家的工字棚都被卷飛了。顧忠秋夫妻兩人,也在山體滑坡中死了。一家子就留下三個孩子,兩個女兒,一個兒子。最大的也就八九歲,最小的還在懷抱中。顧嫂子一個十五六歲的丫頭,養大顧家的三個孩子。”

  一個十五六歲的半大丫頭,想要在那個艱難歲月養活三個孩子,真心不容易。盧燦聽完,也覺得很感人。

  “現在顧家怎麼樣?”他問道。

  “顧家三個孩子很争氣。顧家老大是個女娃子,一早就去天水圍那邊的紡織廠做工;二娃子也是女孩,在市裡打工;老三是個男孩,現在在香江大上學。”

  “這次他們家能分到圍屋,也是嶺上人對顧嫂子的尊敬。”

  “她們家這麼困難,會有好東西嗎?”盧燦想到一個問題,問道。

  溫阿四撓撓頭,笑得有點尴尬,“顧嫂子當年怎麼養活這三個孩子的?還不是撿破爛嗎?當年她漫山遍野的撿破爛,有些值錢的東西,都被她留下來。我以前看過一次,有些東西似乎還挺值錢的,不過我看不準。”

  “這不,我答應顧嫂子,帶你過來瞧瞧。”

  得,合着是溫阿四又發善心,這是帶自己來挑揀破爛來着。盧燦白了他一眼,看得他心底發虛,呵呵直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