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蔣複璁很自然的認為,這件事應該不難擺平。
李仲明陪着師兄走出辦公室,“師兄,我想去香江中大,實地見見這兩幅畫,您看可以嗎?”
台北故宮中的董其昌紀遊圖冊是摹本,現在聽說兩幅真本殘頁出現,他心如貓撓,非常想見見真品。真品、摹本,對比着,還有比這更有趣的書畫研究了嗎?
蔣複璁覺得他的提議不錯,怎麼着也是中大那邊一幹教授的自說自話,究竟是不是真品,還得要自己派人鑒定,才放心。這個人選,自然是李仲明最合适。
于是他點點頭。
“明天開完鑒定會,你就可以去。我給你寫兩封信,帶給馬臨和金耀基,他們會給你一定便利的。如果可以,直接将那兩幅畫帶回台北,我也見識見識。”
老先生的口氣不小。
他還真不是吹的,他口中的馬臨,雖然是香江中大的校長,可那不是錢穆,無論是學術還是輩分,乃至資曆,馬臨都要差他幾條街。
而此時,許佳聞、許家耀、羅大偉三人正站在新亞書院院長辦公室内。
案闆桌後面坐着一位微胖,戴黑方框眼鏡,叼着煙鬥的中年人。
正是新亞書院院長金耀基老先生。
他此時火氣正旺,将三位上晚自習的學生抓來問話。
金院長的眼神很淩厲,盯着這三位搗蛋的學生,想聽聽他們怎麼解釋今天發生的這件事。
第82章
壓力陡增
中大與台北故宮的關系很好。
作為中大諸學院中對東方文化及曆史研究最專業的新亞書院,因為錢穆老先生的關系,與台北故宮的關系,那更是沒話說(有傳聞,在新亞創立之初,台“總統府”每月資助新亞書院三千錢,持續三年之久)。
金耀基本人現在的戶籍就在台島,台北市立成功高中畢業,“國立”台島大學法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碩士,美國匹茲堡大學哲學博士。
這些學曆烙印,無一不說明,他與台北的關系,很鐵。
金院長接手新亞書院三年多時間,對書院的發展有相當的功績。正是他的決策和堅持,新亞書院才得以搬遷到沙田中大的新校園内,讓新亞書院的綜合教學實力有了明顯提升。
他本人對學院的教學風氣抓的很嚴,同時還很注重學生及教授的互動、實踐教學等,這讓新亞的名氣直線上升。
學生們,還是很怕他的,連眼前這三位富家子弟,都有些“聞金色變”。
今天一大早,他就從報紙上發現一則事關新亞書院教授與學生參與的新聞。
《東方日報》《南洋日報》等多家媒體,刊登了新亞書院十來名教授,還有著名文物收藏家劉作籌先生的鑒定文書,那是兩幅董其昌的小開冊頁的真品鑒定說明。
這件事本身并沒有什麼。
可媒體在副題的報道中,開始将目标鎖定台北故宮,認為台北故宮藏假!
這就有問題,而且是大問題。
兩者一結合,給讀者的感覺就是——新亞書院教授,公開質疑台北故宮專家的權威。
金耀基趕到書院,就此事詢問了那十多名參與鑒定的教授,逐漸将許佳聞、許家耀和羅大偉三人揪出來。
金耀基端着煙鬥的手,一抖一抖的,眼睛掃過面前的三個學生,聲音低沉的問道,“你們說說吧,今天媒體上的事情,究竟是怎麼回事?不說清楚,過幾天有人找來,學院可沒辦法幫你們擔着哦!”
羅家的律師樓,是新亞書院的法律協助單位;許家耀所在的船王家族,大名鼎鼎;許佳聞家的小天星輪渡,港島的交通支柱之一,這三家都是新亞書院的捐贈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