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6頁)

  他其實,已經被盧燦說服,隻是心底的那根刺,紮的太深。

  盧燦算計的太精明,連鄭光榮的堂哥鄭文化都尋思進去,也算是為鄭光榮解決一樁心事。

  鄭文化是鄭光榮大伯家的孩子,今年四十出頭,也是木匠出生。意外接到鄭光榮的電報後,兩人取得聯系。得知堂弟在香江混得不錯,鄭文化的心思也動了。

  在四月底,他帶着媳婦孩子一家四口,以探親的名義,來到香江。

  見識到香江的繁華和堂弟的出息,他和媳婦,都流露出不願回老家的意思。好在現在香江身份很好辦理,但他的工作,需要鄭光榮想辦法——将自己的堂哥放在工廠當木匠,明顯不合适,當領導,他又沒這份能力。

  如果成立這麼一家木材貿易公司,讓他以港商的身份,去内陸收購黃花梨,還真很對路。

  鄭光榮拎着兩瓶酒,往前走了十來步,忽然又停下來。

  “你說的都是真的?瓊州的海黃像白菜那麼便宜?”他從别人手中買來做家具的海黃料,可不便宜。

  他相信阿燦說的話,這麼問,隻不過是過度一下而已。

  “要寫保證書嗎?”盧燦笑嘻嘻回答道。

  “這事我會和大父(川中俗語伯伯的意思)商量,這事你就不要過問了。”鄭光榮繼續往前走,“安安心心去南邊,納徳軒再幫老楊一次,就真的穩了。”

  嗯,盧燦點點頭,“我這次去,想幫納徳軒在曼德勒設一個辦事處,以後那邊有情況,随時能通報給我們。就像這次,我們像聾子和瞎子,太被動。”

  這是正經建議,鄭光榮沒反對,問道,“有人選嗎?”

  “鄭叔還記得第一次帶我們去馬哈木玉石市場的那位眼睛嗎?”

  鄭光榮有點印象,但叫不出名字,“他……合适嗎?”

  “不需要他做多重要的工作,幫忙聯絡和打聽南邊的消息而已,每周彙報一次南邊那邊的事情……”

  “嗯,這樣也好。”鄭光榮同意盧燦的建議。

  花不了多少錢,但能快速了解南邊情況,對于翡翠市場價格波動的掌控,有幫助。

  兩人議定這件事後,一路閑聊着南邊的情形,向半山腰方向走去。

  淺水灣四十九号,是高八層的聯體疊加别墅,雖然趕不上獨棟,可這在香江,依然算是豪宅。譚衛東家在二樓,複式,一樓面積加陽台,足有二百多平,如果加上二層,整體面積超過四百平,絕對的大豪斯。

  見過譚玉明、譚衛東母親及兩位姨娘後,譚衛東拉着鄭光榮兩人,在陽台上擺開茶具。

  “家裡人多,面積還是小啊,比不得周邊的那些獨棟。”譚衛東指了指周邊的那些獨棟豪宅,語氣中有點遺憾,又有些自豪。

  “譚老弟,能在這裡安家立戶,都不同凡響,你就知足吧。”鄭光榮笑道。

  他搖搖頭,“以前在山裡,還真是坐井觀天。和他們一比,我就是赤貧!”

  盧燦倒是相信他的感慨是真心的——他家都是搶來的浮财,而這些人,那可是真正的實業大王。

  兩人還是敏銳的捕捉到,他話中隐藏的意思。

  ——他想賺錢。

  呵呵,這是為即将開始的合作談判,鋪墊讨價還價的基礎呢。

第97章

山道偶遇

  譚衛東在家清閑十多天,自己也想找點事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