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3頁)

  直率的可愛。

  “老闆貴姓?”她意思到自己有點失态,連忙換個話題。

  “盧,你叫我維文就可以。”盧燦答道。

  “哦,我的上帝!”那女人忽然捂着胸口,驚歎起來。

  “我父親也姓盧,這麼說,我們是同……”那女人一時間沒想起來這個詞彙。

  “同宗!”

  “對對,是同宗!”那女人再次伸手,笑容滿面的拍了拍手掌,“我父親姓盧,盧芹齋,古董商人。”

  “誰?”這次輪到盧燦驚愕。

  “盧……盧芹齋。怎麼……你聽說過?”那女人疑惑的問道。

  何止是聽過!

  民國時期,國際著名的文物販子、大古董商,将許多國寶級的文物販賣至國外,包括中國藝術史上最偉大的傑作之一,昭陵六駿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青石浮雕。

  另外,這女人還真的沒說錯——兩人是同宗。

  湖州盧氏與新會盧氏同出一枝——會稽山盧氏,而會稽山盧氏是北宋末年,從北方範陽盧氏遷居而來。

第136章

盧氏嘉妮

  人,是矛盾的個體。

  如果從文物外流這一角度評價盧芹齋,他就是典型的“國賊”——民國時期,流失于歐美的中國古董,約有一半是經他之手售出。他為了一件喜歡的東西,花錢盜墓不惜掘地三尺。唐太宗李世民所葬昭陵,曾被唐末溫韬和黃巢所盜,排在第三位的就是他了。

  可是,此人卻又是孫先生在歐洲最穩定的革命資助财源之一。不僅如此,在抗日戰争時,他捐錢捐物,還利用自己在歐美的影響力,大力呼籲并揭露東瀛侵略華夏的真實面目,讓很多歐洲媒體将注意力投向亞洲。

  “你是盧……先生的女兒?”盧燦遲疑片刻,終究還是用盧先生稱呼盧芹齋。如果排輩分,盧芹齋比盧嘉錫還要長一輩。

  “對!”她點點頭,“我是父親最小的女兒,我叫嘉妮!很高興認識你,我的同……宗!”

  因為有了雇傭關系,或者是共同話題,嘉妮熱情很多,從櫃台裡找出幾張圓凳,讓盧燦三人坐下,并且端來幾杯咖啡。

  “謝謝!”盧燦接過她遞過來的咖啡杯。

  杯口有三條金線圈紋,杯身潔白如玉,這是金漆繪瓷咖啡杯。

  “你……不是應該在巴黎嗎?”盧燦問道。

  “哦,你說的是巴黎紅樓,是嘛?”嘉妮聲音很幹脆。

  盧燦點點頭。

  巴黎著名的紅樓是盧家産業,又叫盧氏塔,是盧芹齋1926年設計建造的。

  傳奇中國紅樓──彤閣,坐落在離凱旋門僅一公裡有餘,具體地址在巴黎第八區庫爾塞勒街四十八号,可謂鬧市中的中心區。

  樓高六層,用文物營造的中國文化氣氛極為濃厚。其中“紅樓”的一、二層是他的“盧吳藝術品公司”的會客室和銷售地點;地下一層是商品儲藏室;三、四層是辦公區和生活區,第五層是盧芹齋私人珍品收藏室;第六層是高端客戶休閑區。

  上輩子,盧燦還參觀過一次巴黎紅樓,不過,那時紅樓的産權已經不屬于盧家,落在法國一位金融家的手中,變成對外開放的展覽館。

  “那是父親留給我母親還有三個姐姐的遺産,而我,則繼承了這裡,還有一座小瓷窯。”嘉妮聳聳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