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去年蘇富比拍賣的英國伊麗莎白一世曾經使用過的一套銀質咖啡壺(壺、杯、勺、糖罐、咖啡罐一共九件),最終被美國福特家族拍走,成交價達到驚人的二百一十六萬美元。
這就是差距,也是盧燦想要來利摩日掃蕩的最根本原因。
當然,盧燦所擁有的這套餐具,因為沒有圖片或者文字記載,曾拿破侖三世真的用過,所以其價值肯定沒有伊麗莎白一世所用的那套值錢,但畢竟是為皇室定制的,基本價值還是有的,所以三十萬美元的估價,并不算離譜。
而另一對銀質燭台,估價就更難,盧燦的心理價位是三十到五十萬美元之間。畢竟是法國偉大詩人親手制作的,獨一份。
“維文先生,你可以一件件的檢查了。”
托馬斯脫下手套,拍拍手掌,笑容殷殷的對盧燦示意道。
這四十三件瓷器,将一張長條桌,擺的滿滿當當。顯然,托馬斯對這兩套銀器的估價,與盧燦的相差不遠,否則也不會拿出這些瓷器。
從這一點來看,托馬斯很“誠實”!
呵呵,可是為何要在這些瓷器中,夾雜有幾十件的僞作?
剛才搬出的速度太快,盧燦并沒有每件都看得很仔細,但這其中,最起碼夾有二十件以上的僞作,這一點,他還是能确定的。
昆希早已躍躍欲試,被盧燦拉到一旁,輕聲用粵語叮囑兩句。
盧燦的話,讓昆希的臉色很不好看,難以置信的看了看那些瓷器,“國外也有假貨?”
“歐洲最早就是以仿造中國瓷起步的,你說有沒有假貨?”盧燦反問一句。
他點點頭,“我會小心的。”
盧燦接過嘉妮遞過來的手套與放大鏡,微笑着表示感謝,“嘉妮小姐,你也歇息片刻吧,等我和阿希檢查完畢,會告訴你結果的。”
盧燦認真觀察過她的神色,可還真沒發現什麼異常表現。
也許,她是無辜的也說不準,這讓盧燦有點動搖。不過,在嘉妮有同謀的嫌疑下,盧燦可不願意自己與昆希鑒定時,被她在旁邊聽到什麼——她可是能聽懂漢語的。
“OK!我在那邊等你們。”她指了指門口附近的休息處。
嘉妮和托馬斯坐在休息處品嘗咖啡,時不時看看盧燦這邊。昆希雖然戴好手套,可同樣也沒急于上手,他對國外僞作更不熟悉,跟在盧燦身邊,看如何鑒定。
見盧燦跳過最開始的兩件,他跟在後面問道,“這兩件不需要檢查麼?”
“這種人物故事畫,需要具有深厚文化積澱,才可以表達的如此完美。”盧燦指指将軍罐上的三英戰呂布的畫片,說道,“法國佬終其一生也難以仿制。”
這位未來會是自己的助手之一,藉此機會,盧燦提點昆希兩句。
“外仿中國瓷,最大的難題就是對文化的理解。”
“譬如這幅三英戰呂布,如果沒有對中華文化深刻理解,他們不可能懂得铠甲、兵器、馬具、旗幟等式樣,同樣也難以想象張飛的短髯和關公的長髯是什麼模樣,更不能在畫面中将劉備的謹慎與孤注一擲的性格,表現的如此淋漓盡緻。”
“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表現在瓷器上,可不是一個窯工所能憑空想象出來的,即便是藝術家出手,也不可能。”
“因此,外仿有三種,這三種都會遠遠避開中國人物故事畫。”
昆希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中華文化幾千年,他一個幾十年研究者都沒弄通,更何況國外仿制者。忽然又聽到盧燦說外仿有三種,他連忙問道,“盧少,外仿有哪三種?”
盧燦站定腳步,伸出第一根指頭,“第一種外仿是日仿。”
“東瀛文化源于中原文化,他們的燒瓷工藝同樣源于中原,先天的一衣帶水的地理環境,和同色同種的人種關系,讓他們對中原文化理解的最深刻。”
“但他們依舊不敢涉足人物故事畫的題材仿作。”
“在瓷器方面,日仿更偏重于仿制白瓷、青瓷、開片瓷以及窯變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