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頁)

  至于說古風的本領如何,她一點也不擔心——老張的親傳弟子,能差麼?

  在别人面前,老張一副好好先生的模樣,可潘蘇作為他的妻子,很清楚自己丈夫的精明與能力。

  聽聞潘姨讓自己一家子搬到市内,古風也有些心動。

  張灣那地界,交通不便,四周都是荒山野地,孩子想吃塊糖堆兒,都需要騎自行車跑十幾裡地去縣城買。而且,現在孩子大了,要上中學,市内的條件肯定要好很多。

  “潘姨,這……”他剛想要答應,扶着他肩膀的師傅,用胳膊肘輕輕撞了一下。

  他連忙改口,“謝謝潘姨!我們一家子在張灣住習慣了。您又不是不知道,我家那位,沒見過世面,一輩子就離不開那一畝三分地。這要是搬到市裡面,估計她要閑出病來。”

  對于師傅,古風隻有感恩戴德的份兒。

  六九年,自己一家三口,随着師傅來到京城。即便是張灣那地界兒,也要比東北那犄角旮旯裡強百倍。師傅還利用自己的關系,給自己和媳婦兩人,上了京城戶籍,還給自己安排在通縣自行車廠上班。

  到京城之後,古風通過其他渠道打聽到,師傅是國内首屈一指的收藏大家,藝術家、詩人,一身才藝,受人敬仰。

  能做他老人家的弟子,古風覺得是前世修來的福分。

  可是,來京城的最先三年,師傅都很少來看自己,弄得自己還以為師傅是不是忘了還有這麼個弟子?

  後來才捉摸過味來,這是師傅的“品考”——用三年時間來考察弟子的品質。

  三年剛過,師傅帶着一大摞資料,讓自己死記硬背。

  這段時間,是自己最痛苦的日字——僅僅上過兩年學,隻能算是基本識字的自己,被這些資料弄得頭昏腦脹——師傅一月一考,非常嚴厲,完全沒有人前的好好先生模樣。

  第四年師傅傳授琢技,也就是雕刻;

  第六年師傅傳授畫技,也就是書畫臨摹;

  前兩年,師傅又開始傳授制窯,也就是瓷器制作。

  而在此期間,還需要背熟師傅帶來的各種史料文獻。

  今天,師傅一大早就打電話到自行車廠,讓自己來市内找他。說實話,這些年,還真的沒怎麼來過師傅家。

  原本以為有什麼急事,結果晚上師傅拉着自己,去私人小酒館喝了一杯,師傅興緻極高,竟然喝的暈暈乎乎,自己攔都攔不住。

  “小古,扶着你師傅,我去給他打盆水洗洗臉。”

  古風被潘姨打斷回憶,擡頭看看,原來已經進了師傅家的小院子。

  他将師傅扶到正廳門前的椅子上坐下來,順便把老爺子的腿架在小凳上——老爺子早年關過牛棚八個月,落下風濕,不宜垂腿久坐。

  直起腰來,他擦了把汗,六月的京城,天氣也很熱。

  “你很好!”古風被身邊的話吓一跳,扭頭看過去,師傅的一雙眼睛,清明、透徹,仿佛能看透人心。

  “師……師傅,你沒醉?”古風連忙放下衣袖。

  “有點……不過沒事,稍後你到我書房來一趟。”張博駒将衣領扣解開兩粒,他看了眼弟子,再度閉眼休憩。

  在潘蘇的服侍下,張博駒搽了把臉,推開旁邊的書房門。

  “你不早點休息,去書房幹嘛?”潘蘇有些擔心,跟在後面喊了一句。

  “和我弟子說兩句,你先睡吧。”等古風進去後,他關上房門,拉上窗簾,神色之間哪有一絲醉意。

  “小風啊……你今天四十整了吧。”張博駒揮手讓古風坐下,他自己背身在書架上摸摸索索的取東西,一邊和古風聊着天。